岭南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ie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温病湿热证是岭南地区温病发病常见的证候类型。目前该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尚缺乏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给温病湿热证的动物实验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本研究分别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为外来致病因子,在“环境+饮食+致病因子”的复合多因素造模原则指导下建立两种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并进行对比,比较不同致病因素所造模型在症状、炎症因子等方面的差别,并在发掘这两种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寻求具有模型评价潜力的特征菌属。
  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阐明温病湿热证与肠道菌群的密切联系并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将5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A1)、正常环境+ETEC组(A2)、正常环境+LPS组(A3)、湿热环境组(B1)、湿热环境+ETEC组(B2)、湿热环境+LPS组(B3)。B1、B2、B3组置于人工气候箱(温度30.5℃~31.5℃,湿度85%~95%),每日连续10小时,饲喂高脂饲料,自由摄食及饮用20%蔗糖溶液,连续造模20天。造模第20天,A2、B2组小鼠予灌胃感染ETEC,A3、B3组小鼠予腹腔注射LPS。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体温、体重、进食量、饮水量、精神状态、活动度、被毛、爪、尾、肛门情况、大小便性状等症状、体征变化,收集9个时间点的粪便并检测粪便中大肠杆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梭菌属的含量,取材后检查结肠病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TNF-α、IL-6水平,运用SPSS26.0和GraphPadPrism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作图。
  结果:
  在模型成立方面,A2、A3组给予ETEC、LPS后可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相关湿热症状和体征,但未达到现有诊断标准;B1组小鼠湿热症状不明显;B2、B3组小鼠出现粪便湿软或黏液便、肛门红肿充血等类似临床湿热证表现,可认为基本建立了温病湿热证模型。在结肠病理方面,除A1组外,其余组别小鼠结肠病理均有炎症表现,以A2组结肠病理变化最小;在炎症指标检测方面,与A组及B1组相比,B2、B3组TNF-α水平升高(P<0.01),B3组TNF-α水平高于B2组(P<0.01)。与A1、B1组相比,B2、B3组IL-6水平升高(P<0.05),其余组间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道菌群检测方面,与A1组相比,B2、B3组在模型成立前大肠杆菌属和拟杆菌属、成立时肠球菌属呈特征性增多(P<0.05),B1组“湿阻证模型”以肠球菌属增多为主,后期“热”证表现时梭菌属增多(P<0.05)。
  结论:
  单一的外来病邪因素或仅靠“饮食+环境”因素造模都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在复合多因素造模原则的指导下,使用ETEC或LPS作为外来致病因子均可建模成功。大肠杆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在温病湿热证模型客观评价指标的发掘上具有广阔前景,其中,大肠杆菌属、拟杆菌属可能可用于温病湿热证的早期辅助诊断,肠球菌属、梭菌属可能分别是“湿”、“热”的特征菌属。
其他文献
目的:  1.观察yoeB基因对Newman及JE2菌株浮游状态下的生长能力和耐药的影响。  2.观察yoeB基因对Newman及JE2菌株生物膜状态下的生长能力和耐药能力的影响。  3.评价yoeB基因对Newman及JE2菌株生物膜主要成分含量及相关类型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4.观察Sub-MIC抗生素对于Newman及JE2菌株浮游状态生长的影响,观察Sub-MIC抗生素及小檗碱对于Newm
目的:  探讨多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cement-augmented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CAPSI)(3、4个固定节段)治疗伴骨质疏松腰骶椎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性及疗效。  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讨在单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中,不同剂量的骨水泥对邻近节段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后路多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
目的:  通过收集临床病例,观察不同优化干预措施对预防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不同优化干预措施对降低DVT发生率的影响,探索一种能最大限度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的最有效方案。  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01日——2020年01月2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进行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叶天士是中医史上著名的温病医家,由其本人及其门人收录传世的医案著作相当丰富,在中医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学术界对叶天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生平、卫气营血辨证以及其应用方剂的探讨,而在数据统计方面主要是通过频数统计方法对其运用的某一类方剂或者单味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学分析。而在其运用经方方面,仅有一到两位学者对其运用的经方整理成册,并未有统计学分析,但是叶桂运用经方擅长加减变化,并且广泛
学位
目的:  对脉学理论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总结“左血右气”理论的主要观点,构建理论模型。在名家医案脉药数据的基础上,借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与因子分析,对“左血右气”理论进行验证,筛选出与事实一致的部分,作为脉诊的框架性知识,以使中医脉诊的学习在脉学理论的指导下清晰高效。  方法:  (一)文献研究部分  1.采用历史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梳理脉学“左血右气”理论的历史源流。  2.采用文献研究法,
学位
目的:  在临床上采用肠安菌泰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IBS-D脾胃虚弱证的有效和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肠安菌泰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IBS-D脾胃虚弱证有效性的临床对照研究,对比治疗组(肠安菌泰方联合穴位贴敷)和对照组(肠安菌泰方)的临床疗效差异,通过中医泄泻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综合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 )、中华肠易激综合征病人报告结局量表(IBS-PRO
目的:  为了整理挖掘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李赛美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梳理老师学术渊源,提炼其学术思想,总结其临床经验,研究其治疗方法,以加深学习心得体会,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同时为更好的传承李老师学术经验积累临床资料。  方法:  本研究课题收集、整理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南楼李赛美教授运用承气汤类方辨治的门诊病历。通
研究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炎为突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滑膜炎症,而软骨和骨破坏是RA的严重不良后果,是关节致残的重要原因。软骨细胞在RA的软骨破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对预防RA的关节破坏有重要意义。  断藤益母汤(Duanteng Yimu Decoction,DTYMD)是长期临床验证确有疗效的治疗RA
目的:  湿疹虽作为一个古老的疾病,时至今天临床上大部分湿疹尤其是慢性湿疹仍属于常见疑难病之一。目前中医领域对湿疹的研究虽有着多方面的大量理论依据与临床实证,但中医学对湿疹的辨证论治采用寒温融合理论来探讨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寒温融合学术理论的整理、归纳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总结其可借湿疹辨治所采纳的机理分析、论治原则及用药规律,以作为本课题的创新点,并为湿疹的治疗和传统中医经典传承提供新的思
学位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人数、糖尿病并发症的死亡率逐年递增。改善糖尿病糖脂紊乱,缓解糖尿病症状,延长糖尿病生存时间,阻止糖尿病的病情进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理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的损伤。胰岛细胞损伤的机制包括有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失调,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O-GlcNAc修饰,低氧状态,胰岛β细胞分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