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绿洲荒漠过渡带介于绿洲和荒漠之间,属于退化趋势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是威胁绿洲稳定的关键区域,本研究以塔里木河流中上游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绿洲荒漠过渡带灌木+草本、乔木+草本、乔木+灌木+碱蓬、灌木、灌木+枯胡杨、乔灌草、乔木等7种不同自然植被类型,在每种植被类型区围绕包括中心采样点在内的五个土壤剖面,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以每5 cm一个土层,测定各植被类型区采集的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盐因素对塔里木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机理(项目编号:411610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洲荒漠过渡带介于绿洲和荒漠之间,属于退化趋势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是威胁绿洲稳定的关键区域,本研究以塔里木河流中上游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绿洲荒漠过渡带灌木+草本、乔木+草本、乔木+灌木+碱蓬、灌木、灌木+枯胡杨、乔灌草、乔木等7种不同自然植被类型,在每种植被类型区围绕包括中心采样点在内的五个土壤剖面,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以每5 cm一个土层,测定各植被类型区采集的土样理化性质,研究了7种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剖面变化趋势和理化性质相关性,探讨了植被类型、土壤水盐和理化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得出了以下结论:(1)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区的7种植被类型区,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类型区植被覆盖度最高,灌木植被类型在整个过渡带适应性最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在不同土层中存在差异性。灌木+草本植被类型区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51 g/kg,土壤在整个研究区内最紧实。在灌木+枯胡杨植被类型区,总孔隙度为53.34%、毛管孔隙度为47.29%,土壤在整个研究区内最疏松,土壤通透性最好。所有植被类型区在0-5 cm范围内土壤均表现为明显的疏松性。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孔隙度随土层增加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变化趋势相似,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P<0.01)。(2)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化学特性总体表现为土壤水溶性盐总量与土壤p H、电导率存在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相关性显著,与全磷相关性不显著,各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的土层深度表现出差异性,在有胡杨生长的植被类型区,土壤含氮量显著高于其他没有胡杨生长的植被类型。有乔木分布的植被类型区土壤有机质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含量与土壤溶液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其中乔木+灌木+碱蓬植被类型相关系数为0.56,其余6种植被相关系数均大于0.95,说明碱蓬会影响土壤含盐量,对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和电导率极显著相关性,在没有碱蓬草的植被类型区土壤最大持水量与非毛管持水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3)7种不同植被类型中在有草本植被分布区域,土壤水溶性盐总量与土壤含水率之间总体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土壤水溶性盐总量与土壤含水率呈反比。土壤含水率的大小是影响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含量的很重要因素,反映了水与盐的动态变化关系。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变化系数相差很大。在灌木植被类型区,土壤速效钾与电导率和水溶性盐总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他6种植被类型区土壤速效钾与电导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水溶性盐总量与速效钾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4)7种不同植被类型区的土壤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含水率介于1.72-30.95%之间时,平均含水率大小为:乔木+灌木+草本>乔木+草本>乔木>灌木>灌木+草本>灌木+枯胡杨>乔木+灌木+碱蓬;在乔木+灌木+草本分布的植被类型区,植物物种最多,其土壤含水率最大。在研究区不同植物对盐分具有不同的耐受性,各植被类型区的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平均含量表现为灌木+枯胡杨>乔木+草本>乔木+灌木+草本>灌木+草本>乔木>灌木>乔木+灌木+碱蓬;各植被类型区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平均值除灌木和乔木+灌木+碱蓬植被类型区水溶性盐总量小于1 g/kg外,其他含盐量平均值均大于1 g/kg。(5)研究区各植被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灌木和草本分布的区域内各层土壤平均容重在整个研究区最大;在乔木和草本分布的区域,各层土壤平均最大持水量在整个研究区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在有乔木、灌木和碱蓬草分布的区域,各层土壤总磷含量平均值在整个研究区最大,其总孔隙度和水溶性盐总量含量平均值最小;在有灌木的植被类型区,土壤毛管孔隙度在各土层平均值最大,平均容重最小;在乔木+灌木分布的区域,各层土壤平均含盐总量、p H、总孔隙度在整个研究区最大,含氮量最少;在乔木+灌木+草本分布的区域土壤平均含水率、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均为整个研究区最高,。
其他文献
探究土壤水分入渗和水盐迁移对棉杆掺沙隔层的响应特征。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棉秆隔层掺沙比例(质量占比0、50%、75%、85%、90%、95%、100%,分别以T0、T50、T75、T85、T90、T95、T100表示)对土壤水分垂向入渗及水盐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棉杆掺沙隔层阻滞水分入渗,延长了入渗时间。T0入渗时间最长,T95次之,T50、T75、T85、T90和T100入渗时
<正>前面介绍了关于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Standalone6.2所支持迁移的操作系统,除了Windows系列外,也支持以Linux为主的操作系统,包括CentOS、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以及Ubuntu。
养老顾问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养老服务供需对接的“最后100米”,因此应紧紧围绕“养老服务”,确定服务边界,增进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价值认同。养老顾问应重点解决老年人及其家属“寻找养老服务”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政策、养老资源以及养老服务项目的咨询和推介,成为老年人与各类养老服务中心之间的沟通“桥梁”。
<正>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颈部神经的解剖和保护需要精细操作。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内镜手术器械微控制系统,因其3D高分辨率放大手术视野、手术器械超越人手臂7个自由度操作等多个优点,不仅成为术者最佳的辅助设备,还为多种技术提供了平台,术中可与其他技术相互融合,为术者提供便利[1-7]。目前,机器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最常见的神经损伤原因主要包括技术欠娴熟、能量器械热损伤及触觉
在中职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动手操作的实践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三教改革的重要任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推进,所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比较笼统抽象,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难以落实和把控。而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教、学、评”一体化,能够有效的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以后置于教学的纸笔测验为主,导致“教”、“学”、“评”三者之间出现了割裂的现象。同时,许多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时,常常无从下手,寻找不到操作性强的
贵金属氧化物涂层钛阳极从研究开发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氯碱电解全部采用石墨阳极,工业发展迫切要求采用新型电极材料来替代石墨,提高氯碱电解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电能消耗。1965年H.Beer发明了在钛基体上热分解法制备RuO2-TiO2电极,1968年意大利DeNora公司首先将这一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现了工业化。对于氯碱工业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石墨电极时代宣告结束,历时70年之
根系是反映植物适应生境能力的重要组织器官,是植物与周围环境实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纽带。为探明泥质海岸带滨海滩涂柽柳根系生长构型、不同序级细根形态及化学特征对地下水-土壤系统水盐异质性的生长适应规律,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不同地下水水位(高水位:GW1、GW2,中水位:GW3,低水位:GW4、GW5)条件下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挖法挖掘不同水位下柽柳标准
Python编程语言逐渐成为各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的数据分析工具。然而,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利用Python语言进行科学分析的研究较少。该文介绍了常用于水文水资源领域的Python库;基于Python语言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从网络爬虫、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和Web开发4个方面综述了Python语言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了深度学习运用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常见算法;最后从自动预测、边缘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