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经内质网应激途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功能障碍,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的发生。NB以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遗尿等下尿路症状为主要表现。大量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有促进SCI后膀胱功能重塑、改善排尿障碍与抗泌尿系感染的作用,是治疗和改善NB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目前针灸选取的穴位较少能体现中医腧穴配伍和阴阳理论的特点,“相对穴”基于中医“阴阳互根互用”理论选取头颈、躯干、四肢身体各部位阴阳相对的两个腧穴,其阴阳或表里相配,具有取穴少、针对性强的特点,并通过阴阳相济发挥协同增效作用。阴陵泉是足太阴经之合穴,位于后肢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为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要穴,针刺阴陵泉通利三焦以利小便。阳陵泉是足少阳经之合穴,筋之会穴,位于小腿外侧,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下肢经筋病症之要穴,附近有坐骨神经分支。研究表明,膀胱逼尿肌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造成逼尿肌功能减退的原因。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继死亡受体活化、线粒体损伤途径后第三大凋亡途径。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2,Caspase-12)是内质网应激的主要因子。本实验选择经典改良Allen’s法,制备脊椎T10节段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在损伤后早期即采取电针和艾灸两种干预治疗方法,选取阴陵泉-阳陵泉的“相对穴”组、阴陵泉组、阳陵泉组、阴陵泉-阳陵泉旁开组,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观察大鼠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膀胱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组织ERS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探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是否与ERS有关,ERS途径是否是电针和艾灸“相对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作用靶点,探究“相对穴”相比单穴组能否通过阴阳相济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为临床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对穴”理论的推广提供依据。目的:通过建立脊椎T10节段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观察针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应及其在ERS途径介导的膀胱逼尿肌凋亡中发挥的作用。从电针及艾灸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上,分别对单穴、相对穴、非经非穴进行研究,比较其治疗效果不同,进一步阐明了“相对穴”的阴阳相济理论及其对治疗发挥的协同增效作用,从ERS角度阐述了“相对穴”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8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8只、造模组72只。造模组采用改良Allen’s法损伤大鼠胸椎T10段脊髓制备神经源性膀胱模型,8只大鼠造模不成功后剔除。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CI)8只、治疗组:电针阴陵泉-阳陵泉组(ZAB)7只、电针阴陵泉组(ZA)7只、电针阳陵泉组(ZB)7只、电针阴陵泉-阳陵泉旁开组(ZCD)7只、艾灸阴陵泉-阳陵泉组(JAB)7只、艾灸阴陵泉组(JA)7只、艾灸阳陵泉组(JB)7只、艾灸阴陵泉-阳陵泉旁开组(JCD)7只。大鼠清醒后2小时予针灸治疗,电针组予电针治疗,强度以大鼠肢体微微颤动而不挣扎为宜,时间20min,每日治疗1次,共干预治疗10次;艾灸组5mg/壮,每次5壮,每壮均以大鼠全身出现挣扎为度,每日治疗1次,共干预治疗10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固定抓取5min。第10天治疗结束后2小时,对大鼠行BBB评分、尿流动力学检测,取材后HE染色法观察膀胱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 法测定 GRP78、ATF4、Caspase-12 蛋白的相对表达量,qRT-PCR 法测定 GRP78、ATF4、Caspase-12 mRNA的表达。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大鼠麻醉苏醒后Sham组正常摄食、自由活动,下腹部未触及胀大的膀胱。造模成功的大鼠双下肢拖地爬行,下腹部可触及胀大膀胱,予手法排尿。2只SCI组、1只ZCD组大鼠出现尿路严重感染情况,1只JAB组、1只JCD组大鼠局部皮肤烫伤破损,均予安乐死处理,共剩余67只进行后续实验。2.各组大鼠BBB评分的结果与Sham比较,各治疗组及SCI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与SCI比较,ZA组、ZCD组、J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AB组、ZB组、JAB组、JB组、JCD组BBB评分升高(P<0.05)。“相对穴”组的BBB评分高于单穴阳陵泉(P<0.01),艾灸治疗的BBB评分高于电针治疗(P<0.001)。3.各组大鼠尿流动力学的比较3.1 膀胱最大容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除ZAB组外各治疗组及SCI组大鼠膀胱容积明显增高(P<0.05)。与SCI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膀胱容积均出现下降(P<0.05)。“相对穴”组的膀胱容积小于单穴阴陵泉(P<0.001),电针治疗的膀胱容积小于艾灸治疗(P<0.001)。3.2 漏尿点压力结果Sham组及各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CI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SCI组较各组漏尿点压力增高。3.3 膀胱顺应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除ZAB组外各治疗组及SCI组大鼠膀胱顺应性增高(P<0.05)。ZAB组、ZA组、JAB组、JA组较SCI组大鼠均可降低膀胱顺应性(P<0.05)。“相对穴”组的膀胱顺应性较单穴阴陵泉组降低(P<0.001),电针治疗的膀胱顺应性小于艾灸治疗(P<0.05)。4.Western blotting 检测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内 GRP78、ATF4、Caspase-1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4.1 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内GRP78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脊髓损伤后膀胱组织内GRP7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SCI组比较,除ZCD组外,各治疗组均可降低膀胱组织内GRP78的表达(P<0.05)。ZAB组、ZA组、JAB组、JA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 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内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除JAB组外脊髓损伤后膀胱组织内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SCI组比较,ZAB组、ZA组和艾灸组可降低ATF4的表达(P<0.05)。4.3 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内Caspase-1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除ZAB组、JAB组外脊髓损伤后膀胱组织内Caspase-1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SCI组比较,除JB组外其他治疗组可降低Caspase-12的表达(P<0.05)。5.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内GRP78、ATF4、Caspase-12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5.1 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内GRP78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除ZAB组外脊髓损伤后膀胱组织内GRP7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SCI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降低膀胱组织内GRP78的表达(P<0.05)。“相对穴”组GRP78的表达较单穴阴陵泉组降低(P<0.001),电针治疗组GRP78的表达较艾灸治疗降低(P<0.001)。5.2 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内ATF4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除JAB组外脊髓损伤后各组膀胱组织内ATF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SCI组比较,ZAB组、ZA组、ZB组、JAB组、JA组、JB组均可降低膀胱组织内ATF4的表达(P<0.05)。“相对穴”组ATF4的表达较单穴阴陵泉组降低(P<0.001),电针治疗与艾灸治疗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3 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内Caspase-12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脊髓损伤后各组膀胱组织内Caspase-1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SCI组比较,针灸各组均可降低膀胱组织内Caspase-12的表达(P<0.05)。“相对穴”组Caspase-12的表达较单穴阴陵泉组降低(P<0.01),艾灸治疗组Caspase-12的表达较电针治疗降低(P<0.05)。6.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膀胱组织形态学假手术组大鼠膀胱组织的移行上皮细胞整齐规则,无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肌间隙充满弹性纤维。模型组、阳陵泉组、旁开组大鼠膀胱组织移行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固有层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排列层次欠清晰。阴陵泉-阳陵泉组大鼠膀胱的移行上皮细胞层次清楚、连续,固有层轻度水肿,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肌层排列清晰,弹性纤维填充均一。阴陵泉大鼠膀胱的移行上皮细胞层次欠清楚,固有层轻度水肿,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排列层次欠清晰。结论:1.针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较单穴阳陵泉可更好的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2.针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较单穴阴陵泉更能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膀胱最大容积、降低膀胱顺应性、减轻尿潴留。3.脊髓损伤后大鼠出现尿潴留,膀胱组织出现ERS介导的细胞凋亡。针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可通过下调ERS中GRP78、ATF4、Caspase-12的表达,减轻膀胱逼尿肌凋亡,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较多见的恶性肿瘤,其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极高,找寻有效的分子靶点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是一种新型非编码RNA分子,通过充当肿瘤癌基因或抑制因子,在肿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IFITM1(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
学位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和特定遗传改变的积累共同引起的,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其发病率显示出广泛的地域差异,而我国为胃癌的高发地区,尽管其流行病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变化,但五年生存率仍很低,预后较差,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胃癌的一线治疗方法,尽管在外科技术、放疗、化疗等方便取得了进步,但由于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晚期胃癌,因此治疗效果仍较差。寻找新的诊断方法
学位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 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 HFMD 的主要病原体。天然免疫是宿主抵御入侵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大类重要的模式识
学位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统计,每年癌症导致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0%是结直肠癌。目前手术结合放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最常见的手段。奥沙利铂是结直肠癌化疗的主要药物之一,但是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对奥沙利铂敏感性下降,甚至对其它与奥沙利铂结构和功能不相似的化疗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导致化疗失败,肿瘤复发或转移,严重限制了患者的生存期。P-gp由MDR1基因编码,作为ABC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P
学位
2型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寻找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天然药物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蚕茧中的水溶性蛋白质-丝胶蛋白(丝胶)因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免疫原性低、无毒副作用等特点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课题组根据《本草纲目》对蚕茧的记载,结合民间蚕茧泡水降血糖的验方,前期体内、外实验研究均发现丝胶可通过影响胰岛素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发挥降血糖的作用,但具体分子机制不明。为此,
学位
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是肝脏常见疾病之一,可由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滥用、膳食补充剂、毒物、放化疗药物及不断涌现的新药等因素引起;可造成肝功能指标异常升高,且多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窦扩张等病理特征。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所面临的严峻现状亟待解决。目前,A
学位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感染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感染麻疹病毒后会出现类似感冒发热的临床症状,可伴有结膜炎、咳嗽、口腔黏膜斑或皮疹,严重者可并发脑炎甚至死亡。麻疹与风疹(Rubella)、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B19病毒感染等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且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得益于麻疹疫苗的接种,麻疹的发病率大大下降,2000
学位
针对传统的无人船信息管理系统中,由数据爆炸导致的系统通信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算法的无人船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在硬件设计上,使用驱动网卡辅助系统接入网络,为无人船信息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提供硬件支撑;在软件设计上,利用数据挖掘算法聚类处理网络节点的数据包,结合节点状态的时变特性,分析信息数据,便于对不同类型数据的管理与调度。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大数据挖掘算法的无人船信息管理系统节点通信正
期刊
目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CHD的严重类型,常危及患者生命。尽管冠脉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药物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手术后靶血管再狭窄、长期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坏死引起的心室重构等仍需解决。内皮细胞的损伤与CHD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学位
传统无人船航线规划方法,虽然能够对路径数据进行连续性分析计算,但在多数据流的匹配最优量计算方面,由于路径规划变量增多,导致线路规划量与输出量匹配出现误差,影响无人船路径规划准确率,降低无人船线路规划效果。因此,提出船舶交通流大数据在无人船航线智能规划中的应用。首先,对无人船运动轨迹进行数据模型建立,完成对路径数据资源的特征整理;接着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AI数据分析算法,对路径规划资源进行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