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农业技术效率与技术差距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约束条件日益严峻。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二是淡水资源短缺,三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四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导致农业污染日益严重。从理论上说,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源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要素特别是现代农用工业品使用数量的增长,二是农业技术进步、专业化分工和效率增进等。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制约日益突显,同时物质资本继续投入也将受到要素报酬递减的制约,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和农用工业品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国际经验也表明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增长所获得的经济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因此,研究农业技术进步与效率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利用中国28省1984-2014年农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与共同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与技术差距,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探究了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与技术差距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提高地区农业技术效率,缩小地区差距的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下,中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共同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下,将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分解为技术差距与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东部地区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高于中部地区,最低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技术差距最高,西部地区技术差距最低,说明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最接近全国范围内的技术效率水平,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与全国范围内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差最大。(2)对于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人文环境的不同,农业人力资本、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生产规模的适度提高对不同地区将产生不同的影响;财政支农力度和农业中间投入尤其是物质资料投入的增加将对三大区域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中间投入仍然是农业技术效率提高的重要来源;农业受灾率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有抑制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在防灾抗灾方面的投入。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以来,我国民间开始兴起传统经典教育。无论城乡、不分职业,从儿童到耄耋老人,社会上掀起诵读学习传统经典、体验践行传统经典价值的热潮。旨在接续传统,重建道德秩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为老百姓提供质优安全的农产品,保障老百姓消费安全是新时期我国政府公共管理
蒙西华中铁路维修模式与生产力布局是影响建设投资与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基于提升基础设施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提升公司效益的目标,通过对国内外铁路维修模式的比较,结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金市场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资本市场是联系储蓄与投资的纽带,储蓄能否转化为
影子银行在中国有其独特的业务和风险形式。本文主要围绕影子银行的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和民间融资,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和风险,并借鉴国外影子银行风险控制的措施,结合
本文旨在考证初唐诗人卢照邻生平的若干问题。文章主体共分四章,即生年考辨、入蜀之前、蜀中十载、出蜀之后。每章分别以不同的要点为核心,展开论述。其中,“生年考辨”一章因其
近几年来,债券违约现象在金融市场上比较普遍,因此信用风险成为各大金融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为降低信用风险,银行在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的前提下,制定一系列措施,初步取得较好
<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它是对师生双方共同要求的一种标准,其中侧重于学生,即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而这里的核心素养并不是简单的代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的是在限定的土地领域内,联系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特点,同时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配置,做出总体安排和
作为中国曲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审美独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因历史原因和它的口头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