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运动中民众国家认同建构及经验研究——以长寿县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认同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如何立足人民的立场,制定周密的计划方案,增进人民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开展国家认同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思考。长寿县抗美援朝运动的历史经验能够为新时代培植民众国家认同提供有益借鉴。新中国成立初期,执掌新政权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得到全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认同和支持,无产阶级国家民众的国家认同不仅仅包括对新政权合法性的认同,更应该包括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在内的有机统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为中国共产党引导民众建构国家认同创造了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美援朝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式的大动员,是促进民众建构国家认同的良好契机。“抗美援朝”是中国共产党在异常紧迫和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国际上新中国展现了不畏强权、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正义形象。与之呼应的抗美援朝运动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深入到每一人、每一处开展时事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民众心中树立强大自信、热爱和平的新中国形象,培养民众的国家观念,引导民众建构国家认同。
  本文以长寿县为例,首先考察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建构国家认同的历史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年12月至1951年4月抗美援朝运动初期是培育民众新知的阶段,1951年5月至1952年10月抗美援朝运动中期是建构民众国家认同的主要阶段,1952年11月至1954年抗美援朝运动后期是深化民众国家认同的阶段。紧接着以工人、农民和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把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具体落实到三个不同群体,分析群体的心理,分别探讨民众复杂思想、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国家认同的建构。
  长寿县工人国家认同的建构,描述了抗美援朝运动前期工人的复杂矛盾心理,即工人的主人翁意识萌芽,却在亲美、恐美、崇美的交织中迷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经过“五一”劳动节的洗礼,配合企业进行生产改革和民主改革,响应“马恒昌”小组发出的劳动竞赛倡议,真正做到爱国与生产两不误。工人通过检举和清洗,认清了敌我界限,最终在阶级团结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工人的国家认同最终体现在工人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长寿县农民国家认同的建构,分析了传统农民的政治冷漠心理和渴望和平、渴望土地的心态。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用土地把农民纳入政治生活。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后,中国共产党以情感动员为主,开展诉苦运动,并通过培育宣传骨干在农村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在农民心中根植了“美帝国主义”的形象,同时塑造和发现农业劳模,通过榜样的力量打消农民的生产顾虑,掀起了劳动生产的热潮。传统农民的政治觉醒与国家观念的孕育,是建构国家认同的第一步。
  长寿县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利用抗美援朝运动的政治环境,对中小学生进行一场具有切身体验的爱国教育,引导学生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兼顾时事学习与文化学习,上街下田,通过写慰问信与志愿军互动,将中小学生懵懂的国家观教化为为祖国肩负使命的爱国主义观念,中小学生在“自发”向“自觉”的转变过程中建构起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
  最后根据长寿县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历史实践总结得出四大经验,以期为新时期强化民众的国家认同提供借鉴: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整合以党为核心的政治资源;二是要牢牢把握话语权,主导政治传播视野中的国家形象;三是要注重宣传策略和艺术,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宣传工作方式;四是要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正在发生一系列转化,主要体现在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调整、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这一系列因素在改变了社会整体面貌的同时,也为新群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发展迅猛的现代都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超一线国际化都市,一种被称为蚁族的新式生活群体悄然出现。作为一种拟物化称谓,蚁族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该群体人数众多,而且目前看来还有继续壮大的趋势。
学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以及高校扩张,产生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背井离乡蜗居在一线城市狭小的出租房中,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长期从事着工资低廉的工作,他们就是蚁族。2011年自廉思教授将这一群体推上媒体的风口浪尖,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继农民工、下岗职工后的第三大弱势群体,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其权益保障状况却与其贡献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蚁族处于“
学位
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务员作为我党和政府路线、方针及政策的传播者和实施者,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的重要使命,他们的政策执行偏好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实情况及政策执行力度。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人的主观性能及社会偏好,故而在政策执行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本论文认为,公民教育水平对少数民族公务员的政策执行偏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为厘清公民教育对少数民族功能
为了实现组织的绩效提升和持续成长,以慈善基金会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不仅需要制度环境建设,更需要依靠自身去有效地获取资源,与掌握大量社会资源配置权的政府建立政治关联。当前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大多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政治关联对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在慈善基金会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关联究竟起何作用,政治关联的作用条件是怎样的,尚需进一步探究。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与嵌入理论,对慈善基金会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农业生产的低收入与城镇高收入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促发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比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村土地流转现象呈现的不规范。党的十九大提出未来我国农村的发展方向是建设美丽乡村,而土地流转又作为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点内容。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要求。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以及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效,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已经从传统的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因此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需要构建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然而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依然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区域之间供给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也不利于群众享受文化权利的实现。为了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问题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大量农村留守老人,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老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老人养老问题是现今社会应当得到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农村留守老人所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需要更多的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社会支持理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社会管理和政府执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系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确保信息系统正确地运行,保证数据处理的真实、完整,有赖于建立一套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国内外学者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也建立起了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但在国内,如何具体运用相关理论,开展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仍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尤其是在政府行
学位
大跨桥梁结构是城市交通网中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大跨桥梁结构不可避免地因遭受环境侵蚀、往复荷载及突发灾害等耦合作用造成结构性能退化,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大跨桥梁结构的全寿命管养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通过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桥梁
《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以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平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曲折的人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勤劳、坚韧,才不至于堕落,成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