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山地城镇居住小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以承德市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tc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人居环境“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出发,主要研究在华北地区地貌和气候背景下,山地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特点,对目前华北地区山地住区的资源利用状况、生态环境要素、场地设计特征以及主要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文章结合国内外对山地住区的研究方法,借助各种技术分析软件,对华北地区山地住区布局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原则进行数字模拟论证与归纳。论文探讨了在科学、合理地开发山地的前提下,建构山地住区形态构成和空间的新途径、新方法,期望从中总结一定的规律,为我国华北地区山地城市住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全文分五章展开讨论:   第一章:论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层面、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并简要概述华北地区山地住区建单体与建筑群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从华北区域特征和山地地貌及小气候特征出发,分析华北地区山地住区的形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现存的问题。   第三章:从住区外部环境的四个方面——光环境、风环境、热环境和声环境出发,借助数字模拟技术,研究华北山地住区空间关系和布局特点,并着重探讨建筑单体与住区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通过承德的两个实际案例,论述数字模拟在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探讨基于量化分析的住区外部空间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砖石砌筑体系。如今它仍是最经济、最受欢迎的材料之一。福建省以砖来区分建筑文化特色,福州是“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而城市雕塑是城市的形象产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雕塑越来越成为城市提升自身品位的重要载体。现代城市的发展呈现出追求品位的趋势,作为提升城市品位载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符合我国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实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基于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政府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发展力度,组织力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它们的占地面积,小者几十公顷,大者可达几十平方公里。近年来,城市化的胁迫作用使得地处城市郊
“哀”与“佗”是日本传统美之中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在日本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者结合共同渗透在文学、艺术之中,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并拥有各自独特的内容。同时,这两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普及,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
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皖南黄田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与田野调查的结合,分析研究了黄田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包括:村落建筑空间、街巷空间和村落整体空间。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较快的落实和发展,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农村等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传统粗放型的生活模式仍在延续,农村成为了我国当前
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正是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结构调整的敏感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与城市中心区形态之间的矛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建设目标,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日异月新的建造技术,改变着城市旧有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建筑规划布局缺乏宏观引导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