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文化语境下的福州晚近时期清水砖墙建筑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砖石砌筑体系。如今它仍是最经济、最受欢迎的材料之一。福建省以砖来区分建筑文化特色,福州是“青砖文化圈”的中心,泉州是“红砖文化圈”的中心;福州更多的清水砖墙建筑是“青砖灰瓦”,建筑的形式表征倾向于简洁现代建筑样式和中西结合样式。福州的红砖不同于闽南的红砖,是西方国家在福州借据地建造时带来的红砖。无论是青砖还是红砖,其砌筑工艺和建构文化都极具特色,都深刻反映出福州自然环境和特殊历史人文的影响。然而,黏土砖生产过程中有能源的消耗过度,耕地的破坏严重,废气排放加重空气污染等等问题,尤其是雾霾问题尤为严重的中国城市,不符合我国当前特定时期的国情,所以黏土砖被禁止生产。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解放了结构体系,为大空间、大尺度的建筑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清水砖墙建筑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作为一种承载着人们深厚感情、具有独特地域文化魅力的建构文化,是否就任其淹没在钢筋混凝土的建设浪潮中。当然,当代建筑师和学者纷纷为抵抗千篇一律的建筑设计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本文从建构文化视角剖析福州的清水砖建筑所承载的建筑艺术和社会文化内涵。为今天的地域建筑文化提供最初的地域因子和建构要素,也为福州清水砖建筑的延续探寻合乎当下要求的适宜方式。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了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二至五章。首先,从福州现存清水砖墙建筑调研入手,详细的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清水砖墙建筑,对福州清水砖墙建筑的基本面进行论述;其次,从加工工艺和砌筑工艺的角度,用科学实验客观分析了青砖与红砖的差别,包括力学特性和化学特性,还从砌筑工艺的角度按构件要素的不同,将清水砖墙的要素按类型论述其建构特色;再次,分析了清水砖墙建筑的人文属性、装饰特色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第五章则介绍了在当代技术和设计理念下,砖构语言的类设计,砖构语言的发展和创新,以及废弃砖的再利用。第三部分是结语。综上所述,论文着眼于福州清水砖墙建筑的现状,从建构文化的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分析其地域性特质,结合国内外对于砖构语言的发展,以期寻求福州清水砖墙建筑的发展对策。
其他文献
商业文化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商业步行街又是一个城市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既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反映城市的形象特征、城市的人文历史风貌。我国掀起了步行街的
学位
全球化与快速城镇化给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考验,传统的基于现状的城市设计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乏战略思考。全文的技术路线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人类最初始的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直至如今的信息社会,每一个阶段的文明都是建立在文字与图像叙事的基础之上,同时每一次文明的变革都将这种叙事方式的变革并重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新城的建设领域出现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对住区规的划改良,可借鉴外来经验有针对性地建立创新的规划体系。邻里思想是西方居住区规划理论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观演空间作为观演行为活动发生的场所,更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这种观演活动并不局限于观演建筑当中,而是同信仰
城市空间隔离和大拆大建所带来的问题是本文的出发点,上海大量存在的工人新村及其发展的行列式小区是这一问题的主要发生地之一。   本文选择它们的边界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
近年来,随着厦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会展市场的繁荣,城市商务酒店已成为厦门休闲旅游人员、出差参会人员和商务办公等人员首选的住所,厦门五星级商务酒店也在此优越的市场背景下
传统聚落和民居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深刻记载了中华文明的变迁和兴衰,同时也以建筑独到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交往、政治法规、礼仪风俗等等重要的且深层次
本文研究从“昆阳镇地域文化景观规划与旅游开发”这一具体实践项目出发,针对该项目遇到的地域文化景观规划设计及旅游开发的实际问题,就如何来认识地域文化景观资源,如何来展示
学位
本文是关于江南传统木构类型及其营造技术、整体稳定性、建构思维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建筑作为人类营建行为的产物,其结构形式的生成是基于建构思维之上的。人类自新石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