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波段1.3μm InAs/GaAs量子点激光器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三维量子限制效应,量子点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例如:像原子一样的分立能级结构和类似于δ函数的态密度。基于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激光器被预计比传统的量子阱激光器具有低的阈值电流密度、高的微分增益、高的温度稳定性以及低的线宽增强因子等优越性能,有望成为局域网光通信系统及高速信息处理交换系统所需的关键光源,是目前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实现通信波段量子点激光器为目标,开展了1.3μmInAs/GaAs量子点激光器材料生长以及器件制备工作,并针对器件的高速调制特性、线宽增强因子特性、温度稳定性以及单模特性做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  1)开展了1.3μmInAs/GaAs量子点激光器小信号响应特性的研究。以变温小信号调制曲线随偏置电流的变化结果为基础,通过模拟包含量子点基态、激发态和浸润层能级的载流子速率方程模型,提出并解释了使用量子点激发态能级激射可以有效的提高量子点激光器的调制速率,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激发态能级比基态能级简并度高,饱和增益大;二是载流子从浸润层到激发态激射的驰豫时间比从浸润层到基态激射的驰豫时间短。  2)对比了量子点基态跃迁和激发态跃迁引起的激光器线宽增强因子的区别。通过实验测得的量子点激光器增益谱和Kramers-Kronig变换得到的量子点芯层折射率变化,进而计算出线宽增强因子。由此发现激发态跃迁引起的线宽增强因子小于由基态跃迁引起的线宽增强因子。这一结果说明应用量子点激发态激射更有利于高速光通信。  3).开展了1.3μm量子点激光器温度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激光器腔面镀膜方法,通过使其对1.3μm量子点激光器阈值电流与斜率效率的温度补偿,达到提高量子点激光器特征温度和稳定斜率效率的目的。实验证明采用这种新型腔面镀膜技术的量子点激光器的特征温度在10℃到70℃温度范围内比采用传统镀膜的激光器提高了一倍,并且激光器斜率效率随温度的影响也明显减小。此腔面镀膜技术不仅适用于量子点激光器,同样也可用于异质结、量子阱等半导体激光器。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辽宁省菱镁矿区土壤质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着重研究了镁元素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行为以及菱镁矿区特殊的沉积型结皮形成机理,为菱镁矿区土壤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多铁材料中存在铁电序、自旋序等多种有序结构,各种有序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不同物理量之间相互调控的可能,因此多铁材料在信息存储、传感器、自旋电子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
彩色图像较灰度图像而言,含有更大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与灰度图像相比,彩色图像不仅包含亮度信息,而且还有更多其他的有用信息,比如色调、饱和度等,因而在纹理图像分类、
结合生理学内分泌调节理论,采用了变步长龙格-库塔法,以Matlab软件为计算平台,对改进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脉冲分泌的非线性动力学进行了参变量数据模拟,求出了下丘脑-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降解细胞内组分的物质循环过程,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如发育,衰老,非生物胁迫和抗病反应等。虽然已有很多研究发现自噬能被许多环境胁迫所激活,在动物中,AM
红毛山楠(Phoebe hungmaoensis S.Lee)是分布于我国热带地区的樟科(Lauraceae)楠属常绿乔木,由于人为干扰、生境破坏,红毛山楠被列入《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本研
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CV)研究领域,如何基于某种可计算的理论模型,使机器视觉能够同人类一样,完成自主感知、显著目标检测、持续跟踪的任务,是CV领域无数学者为之努力的
高性能、多功能光电子器件是实现光纤通信系统的基础和关键。电吸收调制器(ElectroabsorptionModulator,EAM)由于具有体积小、驱动电压低、调制效率高、非线性效应强、易于与
scribble(scrib)是一个重要的极性基因和抑癌基因。hScrib蛋白与细胞膜相连,以脚手架蛋白的方式与多种分子相结合介导并整合多种信号通路协同发挥作用。在Tandem affinity pu
学位
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或者冰晶微粒结合而成的可见聚合体,它可以调节大气能量的收支平衡,影响气候的变化。而云的存在降低了卫星遥感数据的利用率,如何准确的判别并剔除云像元,为反演地表及大气参数做好准备工作就成为了气象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依托四川省地震局项目“MODIS卫星遥感数据综合云检测软件研制及遥测数据对比分析计算软件开发”,对云检测的原理、ACEESS数据库中MODIS卫星遥感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