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和跨境贸易的发展,国际投标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合同管理作为投标文件的核心部分,关系着有关各方的切身利益。所以,合同管理的翻译理应得到重视。本报告从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角度,对《援津巴布韦议会大厦》第十章—《合同管理任务、办法及措施》的汉英翻译进行了分析研究。合同管理文本属于法律文本的一种,所以本报告参照所用材料以及法律文本翻译的相关研究,对汉英法律文本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发现翻译过程应该注意的难点和重点。在词法层面,汉英文本有许多不同点。情态动词和多变的时态是英语法律文本独有的特点,而作为汉语文本特有的表达方式,四字词语也经常出现在汉语法律文中。在句法层面,汉英文本都惯用复合句,但是各个句子成分的构成规则不甚相同。同时,规范的英语法律文本中多用名词化结构代替汉语的短句或句子。另外,标准汉语法律文本中常用无主句,但在平行的法律文本中却很少出现无主句。这些不同之处是翻译重点和难点所在。在翻译本报告所使用的文本材料时,译者也遇到了类似的翻译难题。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汉英标准法律文本的异同,以及它们在本报告所用材料中的体现进行了详细阐述。总之,只有对汉英文本的特点有了一定的掌握,才能找到翻译的重点所在,完成好翻译项目。1965年,J.C.卡特福德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其中包括"翻译转换"这一概念和转换模型。卡特福德提出的"翻译转换"包括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层次转换集中在语法与词汇的转换,范畴转换主要涉及结构转换、类别转换、级阶转换,和系统内转换。它为句子层次以下的翻译提供了重要且实用的翻译策略。基于本报告所使用分析文本的翻译难点主要集中在句子层面以下,本报告选择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作为翻译策略,对英语译文中出现的转换现象进行了归类分析。但是,除了以上转换外,在翻译过程中还发现了另外两种转换:联结转换和语义转换,也在报告中进行了举例分析。作者希望"翻译转换"及其实用性能在以后的研究重新得到重视。同时也希望本报告能够为投标文件和合同管理的翻译策略探索提供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