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底血管造影是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造影剂(通常为荧光素钠NaFI)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光片的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或照相的一种检查方法。由于造影剂随血流运行,可动态地勾划出血管的形态,加上荧光显像,提高了血管的对比度和可见性,使一些细微的血管变化得以辨认。利用荧光眼底照相机连续拍摄,使眼底检查结果更客观、准确和动态,从而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价、治疗、疗效观察以及探讨发病机理等提供有价值的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字化眼底荧光成像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医生在电脑显示器上即可观察到眼底血管的动态情况,并通过采集到的图像,做出明确诊断,以便掌握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病变情况。医生再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运用数字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系统,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病人图像,还可进一步了解治疗效果。数字化眼底荧光造影是检查眼底性疾病的最佳方法之一。此项检查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作为眼科的一项常规检查。我国目前的数字化眼底荧光成像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大都在60万元以上,故还无法普及。 此外,某些市场同类产品,操作复杂、功能单一,无法采集动态实时图像,图像处理功能一般,图文诊断报告功能不佳,临床利用率不高。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结合医院现有的眼底镜设备,自行设计开发出了一套数字化眼底血管造影图像处理系统(DFFAS)。本系统以视频信号采集为基础,集动、静态采集于一身,实现了实时采集;软件功能齐全,操作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