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能源危机加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加明显,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寻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迫切要求政府制定相应的碳减排政策以及企业寻求低碳化的生产方式。作为世界公认的三大碳减排机制-强制减排政策、碳税政策和碳交易政策,其为政府制定碳减排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再制造模式作为一种企业“双赢机制”,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为企业实现低碳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因此,如果将外部减排机制-碳减排政策与内部驱动因素-再制造生产模式完整结合,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的低碳化生产,还可以实现政府的碳减排目标,进而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传统支柱,虽然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其核心动力部件-发动机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产生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尤其是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汽车发动机行业将碳减排机制与再制造生产模式结合实施不仅可以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可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增长。基于以上理由,本文以发动机制造/再制造生产系统为研究背景,研究不同的碳减排政策对发动机制造商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首先,深化已有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即在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中,除了考虑生产新发动机与再制造发动机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还考虑了新发动机与再制造发动机在销售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分别构建强制减排政策、碳税政策和碳交易政策下的发动机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其次,利用K-T条件求解此模型得到最优的生产决策。接着,利用以上的最优生产决策进一步分析得到相关生产性质与结论。然后,通过合理设计算例验证了生产性质与结论的正确性,同时重点分析了碳排放限额、碳税、碳交易、废旧发动机回收状况、制造碳排放量、再制造碳排放量和销售运输碳排放量对发动机制造商的最优产量决策、最优定价决策、碳排放总量和总利润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企业生产管理启示。最后,对三种碳减排政策进行比较,深入解析三种碳排放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给出相应低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