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个案例分析,旨在分析基于WebQuest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的应用,进而探讨这个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教学模式对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和听力策略的影响。长久以来,听说一直都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巧,也是语言学习的难点所在。很多学者都致力于听力教学的研究。Mendelsohn (1984), Chamot&Kupper (1989)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并不能像学习本国语言一样运用学习技巧,由此倡导外语教师把教学的重心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移到学习策略的培训上。而在中国,学者们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国外学者。长久以来听力学习一直都被教师认为是最难提高的技巧。教师们普遍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来提高听力水平,听力课也仅以播放录音-核对答案-难点讲解的方式来进行。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学习。长此以往不仅听力水平得不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更妄谈激发学生的潜能。怎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成了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很多学者和教师也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本文就是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一项研究调查。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教学实验探讨以下问题:1.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时采用学习策略的状况如何?2.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最常应用何种听力策略?3.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听力策略的运用有影响?有何种影响?4.支架式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听力水平有何种影响?本实验以山东交通学院66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分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组。其中实验班听力课实施支架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继续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测验,实验过程中由任课老师进行观察和访谈,有效的实验数据将输入电脑数据库并使用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支架模式下,实验班的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更好地根据具体任务调整学习策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更倾向于运用元认知策略来进行听力学习。相比之下,实验班的学生则更多地使用认知策略,甚至根本不采用任何策略。通过对实验对象的前测和后测的成绩分析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两个班的整体成绩都有所提高。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在测验中取得了更大的进步。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前测和后测的成绩做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前后测的成绩存在巨大差异,即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听力成绩有了巨大的提高。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支架模式的特点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状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进度和方式,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学习能力也随之加强根据研究结果,本论文提出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