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zy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是从1894年至1929年湖南教育近代化,亦即湖南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过程。近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影响最深远的社会变革。这其中,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转型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处于后发国家后发地区的湖南教育近代化既与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大潮息息相关,又是这一时期湖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这一过程既体现出与中国其他区域相似的共性特征,近代湖南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又决定了湖南教育近代化的独特风貌。本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近代化视角探讨近代湖南教育变迁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其他领域的互动关系,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和近代湖南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系统分析湖南教育近代化的动因、过程、特点和影响,同时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考察,揭示当今湖南教育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为当今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方法论视角。论文以专题研究成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界定,交代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大变革前的湖南传统教育:选取岳麓书院为个案,剖析湖南教育近代化启动之前传统教育发展状况,探讨湖湘文化、湖湘士林与湖南传统教育的内在关系;第二章戊戌维新与湖南教育近代化第一轮契机:分析甲午战后湖南有利于近代化社会态势下的新教育契机,并从时务学堂“骤起而卒蹶”的命运探讨湖南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制约因素;第三章从被动跟进到主动推进——新政时期(1900-1911)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探讨王朝新政强势推动下湖南新教育的发展轨迹,并从近代化视角分析湖南传统教育转型过程中的离异与回归现象;第四章民国前期(1912-1929)湖南教育高潮与近代湖南教育体系的形成:考察民国前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大变革的大背景下湖南近代化教育体系的成型;第五章近代湖南教育家群体与湖南教育近代化:探究近代湖南教育家群体特征及其对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第六章关于湖南教育近代化的思考:从背景、进程、推动力等方面比较湖南与其他省区教育近代化异同,分析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总体特征,并从历史与现实的语境思考当今湖南教育现代化战略。
其他文献
藏族习惯法作为重要的社会规范,不仅在藏族的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藏族社会生活中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藏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刑事习惯法等,其运行机制包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即自动导引车,是具备一定自主能力的运输设备,在自动化物流系统和工厂自动化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AGV是一种高度自动化产品,它所涉及的
目的:对常用STR基因座在人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变异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对变异的类型、规律等进行总结,筛选出变异率小、稳定性强的STR基因座,并进一步建立验证突变的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航空航天、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医学、军事等领域,经常需要对压力、温度、磁场、湿度、加速度和流速等多个参数进行同时测量。在不同应用领域,针
阴极是电子源的核心部件。随着电子源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电子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阴极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如要求发射电流密度大、束流品质好的电子源,以获得很高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不断的提高,传统的接入网已经成为整个网络中的瓶颈,以新的宽带接入技术取而代之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IE
瞿宣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掌故学、方志学、秦汉史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其著述着手分析他的文献学成就。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为引言部分,介绍时代背景,即当时历史学发展的大环境。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为指导,对灾害进行哲学反思,目的是揭明灾害本质及其生成规律,挖掘人类与灾害对立的思想根源和反思灾害的价值意义。在对灾害进行本体论追问的
自我妨碍指在成就情境中,个体为保护(或提升)自我价值感对即将到来的失败预先制造借口(或是有意为成功设置障碍),其实质是一种消极的短期适应性行为,带有自欺欺人色彩,从长远
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公司上市及退市体制。只有证券市场具备上市和退市这两套法律制度,才能够不断吸纳优质公司上市,同时又不断淘汰劣质公司下市。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