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动鞘氨醇单胞菌高产结冷胶菌株的选育及其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冷胶(gellan gum)是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有氧发酵产生的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耐酸、耐高温、热可逆以及用量少,正逐步取代琼脂和卡拉胶在工业上的应用。然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野生菌株发酵生产结冷胶的产量较低,导致市场上结冷胶价格较高,限制了结冷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大量应用,因此选育结冷胶高产菌株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结冷胶在食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少动鞘氨醇单胞菌(ATCC 31461),筛选高产结冷胶的突变株,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工艺;利用基因组重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结冷胶高产突变株产量提高的机理;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快速、无损检测结冷胶产量,并用于结冷胶高产突变株的快速筛选。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线、快速、无损检测发酵液中结冷胶含量。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发酵液中结冷胶产量采用醇沉法测得,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扫描发酵液,原始光谱经过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平滑滤波、归一化法和导数处理等方式预处理,应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结冷胶定量模型。经优化后表明最佳预处理方式为归一化法,模型训练集rc为0.923,RMSECV为0.479,预测集rp为0.9328,RMSEP为0.485,表明近红外光谱建模预测结果相关性好,误差小,可实现对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发酵液中结冷胶产量的有效预测。(2)ARTP诱变选育结冷胶高产突变菌株。以少动鞘氨醇单胞菌(ATCC 31461)为原始菌株,利用ARTP诱变方法选育出高产结冷胶的突变菌株。结果表明在功率100 W、通气量10 SLM(Standard Litre per Minute)、诱变时间25 s的条件下,ARTP对原始菌株的致死率为91.5%。通过氨苄青霉素初筛、摇瓶发酵结合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技术复筛,初筛获得570株突变菌,复筛得到5株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其中突变菌株519的结冷胶产量最高,较原始菌株产量提高了33%。与原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519的菌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菌体长度显著增长、部分菌体端部较平整;采用Fluo-4/AM法发现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大,表明突变菌株519细胞膜通透性提高。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结冷胶高产突变菌株519发酵条件,得到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糖3%(W/V)、豆粕0.46%(W/V)、KH2PO40.1%(W/V)、K2HPO4 0.15%(W/V)、Mg SO40.06%(W/V),接种量6.3%(V/V),初始p H值7.5。在最优发酵条件下,结冷胶产量为9.43 g/L,是原始菌株结冷胶产量的1.87倍。(3)采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突变菌株519高产结冷胶的分子机制。与原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519共发生25,691处单碱基突变(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8622处插入和缺失(Insertion Deletion,In Del)。通过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发现,突变基因主要参与了碳代谢、双组分系统、缺氧诱导因子信号转导、氧化磷酸化、氨基酸合成与代谢等生物过程,推测可能是ARTP诱变处理改变了结冷胶合成和调控通路相关基因,从而提高了结冷胶产量。(4)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从m RNA水平探讨了突变菌株519结冷胶高产的生物合成机理。与原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519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28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8个,下调表达基因90个。将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相应的GO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结果表明,结冷胶高产突变菌株519在双组分系统(差异表达基因23个)、细菌趋化性(差异表达基因20个)、鞭毛组装(差异表达基因23个)、氧化磷酸化和糖代谢(差异表达基因6个)等代谢通路发生了显著变化,对结冷胶产量合成起到重要作用。(5)联合基因组重测序和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与原始菌株相比,结冷胶高产突变菌株519在联合分析中均富集到双组分系统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突变菌株519基因组中有7个双组分转录因子发生突变,5个碳水化合物相关基因发生突变,且有22个双组分基因、4个碳水化合物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差异,这些基因(尤其转录因子)与结冷胶生物合成与调控密切相关,这些基因的挖掘揭示了突变菌株519结冷胶高产的机理,为结冷胶产量提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现代汽车不断追求轻量化和安全性,尤其是汽车的安全性,是围绕人们身边的永恒话题。传统钢材制造的汽车安全部件,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效果较差,已不满足汽车安全部件的要求。而7000系铝合金拥有低密度、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等优点,在汽车安全部件上具有重大的应用背景。本文采用了金相、SEM、EBSD、TEM、硬度和拉伸性能等测试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工艺对7003铝合金挤压型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
在众多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中,掺铝氧化锌(AZO)薄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无毒、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了研究人员们的密切关注,广泛应用在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和红外辐射反射层涂层等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光电功能材料的快速发展,对光电薄膜材料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研究者们都欲在提高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上取得进一步地突破。目前,研究者们更多的是通过在AZO薄膜上复合金属层的方法来提高其综合性能,但大
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人,面对所有股市信息都能通过理性分析来做出最终决策。而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是绝对理性的人,在做决定时不单单依据自身的理性判断,情绪等非理性因素也会对其决策产生影响。情绪水平逐渐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风向标,研究情绪传播过程十分必要。首先,本文在考虑脉冲干扰作用时引入双时滞,从而构建了脉冲双时滞情绪传播模型。然后通过构造离散系统的脉冲频闪映射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使用微分
轮胎空腔共振噪声是由路面不平度激励轮胎内部空气腔产生共振继而产生的噪声,并通过轮辋、悬架等汽车零部件传递到驾驶室,进而形成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结构噪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轮胎空腔共振噪声越发引起了车辆以及轮胎制造厂的重视。用吸声材料降低空腔共振噪声已被众多学者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本文利用试验和声学有限元仿真法探究吸声材料对轮胎空腔共振噪声的影响规律。为研究吸声材料对轮胎空腔共振的影响,
难溶性药物的开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巨大地挑战,溶解度又是限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常用于增加溶解度的技术包括前体药、环糊精包合物、表面活性剂、微粉化、成盐、晶型筛选、固体分散体等等。本课题以酮式类胡萝卜素物质虾青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处方前研究确定适用于虾青素的有机溶剂体系,筛选出适用于虾青素的增溶、增稳和抑晶辅料,利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对其技术工艺和处方进行优化和性质表征,最
目前,对于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已成为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富锂岩盐结构材料凭借高容量(>200 m Ah g-1)及高能量密度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该材料还存在着一些本征缺陷,如电压衰减严重,高倍率性能差等。为克服以上缺陷,国内外学者多以锰基材料为基体通过元素掺杂与表面包覆提高性能,但对于镍基材料的改性研究甚少。考虑到镍基材料涉及双电子反应而具有较高理论容量,且镍离子溶解问题较锰离子
烤烟的油分等级判定对于烤烟分级具有重要生产意义,目前烟叶收购站主要的分级方式依然以人工为主,但这种分级方式效率不高,且高度依赖于分级人员的分级技术水平。尽管在科学研究范围内也有利用机器视觉、高光谱等技术进行烤烟油分判定的研究,但这些方式设备昂贵,对检测环境要求较高,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因此,本文针对不同油分等级烤烟的分类问题,从烤烟表面触觉信息采集平台的制作、烤烟正反两个表面触觉信息特征的提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诊断的12例免疫功能低下CMV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免疫功能低下CMV肺炎患儿的一般情况、宿主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依据性别、年龄、基础病,匹配对照组,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肺炎16例(念珠菌肺炎8
氟化锶(SrF2)材料具有宽的透光范围、低的声子能量、负的热光系数以及低的折射率等优点,是一种优异的激光增益介质基质。Nd3+具有易于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四能级系统,Nd:SrF2在波长1000-1100 nm范围内容易实现连续调谐,并且有潜力实现超快激光输出,适用于核聚变能源领域。Er3+具有非常丰富的能级结构,Er:SrF2在可见光和1.5μm波段有较宽的吸收带,容易找到有效的泵浦源,在医疗手术、
随着世界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于肥料以及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如何高效环保地合成氨越来越被广泛关注。传统哈伯法合成氨耗能巨大,且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因此如何寻找替代的合成氨工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化学催化合成氨因其操作简单且节能环保,转化效率高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新合成氨方法。但是目前还未找到高效并且稳定的催化剂来满足工业上的生产需求,为了解决目前催化剂设计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