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及其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测控制是七十年代末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计算机控制算法。由于其控制性能良好、易于实现、鲁棒性好、能方便地处理输入输出约束等优点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复杂的化工过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线性单变量系统的预测理论发展较为成熟,但实际工业过程中往往是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因此,如何对预测控制进行改进,使之更加适合于复杂工业过程的实际应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模型的角度出发,对基于Wiener模型的预测控制和非线性液位实验装置系统的预测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概况,较全面地综述了预测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现状。 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Wiener模型,利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对其进行仿真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从而验证了这种改进的Wiener模型的可行性。 3.针对一个双罐的非线性液位实验装置系统,从机理建模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建模,从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液位试验装置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时滞和耦合特性。 4.对建立的双罐模型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并从理论上证明其为一仿射非线性系统,通过反馈线性化,采用预测控制算法对其进行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5.最后展望了预测控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它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等众多领域。 目前,围绕嵌入式系统展开研究和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是一个全天候,多通道,多参数的雷达成像系统,它可以获得一定波长和视角下目标的极化散射信息。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比较,极化SAR拥有更丰富的极化
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发展的同时还造成了亚健康患者与日剧增,对亚健康状态进行控制和调理的社会需求也日渐增大。在众多亚健康管理方式中,最有效的就是中医体质学的食疗疗法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单晶材料的品质及其加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对单晶材料的品质进行精确检测是一道关键工序。目前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单晶材料进行无损检测是工业上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单晶晶片的X射线衍射可以得到晶片材料的特征曲线,基于该特征曲线就可以分析得到所检测单晶材料的品质特征参数。然而目前用于各单晶材料无损检测的X射线定向仪是各自独立的,呈现“一机一片”现象;对于单晶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