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新形式,是网络空间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各种情绪、态度、意见和倾向的综合表达,本质上是现实社会矛盾、冲突在网络空间的观念映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等特征,如果治理不力,往往引发舆论危机,造成民众心理恐慌,甚至催生各种失范行为,对社会秩序、公序良俗、政府形象和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新媒体大众化、个性化的发展,基于突发事件而兴起的网络舆情愈来愈呈现复杂多变、快速分化、后果难料的演化态势,时刻考验着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和舆情处置能力。当前,政府面临着突发事件特殊性带来的治理难点,以及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网络技术革新带来的诸多挑战。政府治理过程存在着舆情应对意识滞后,治理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协同不畅等问题。为了解决治理碎片化、资源整合不力等难题,政府必须引入新治理工具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而整体性治理模式恰恰能解决由于官僚制的条块分割带来的“碎片化”治理困境,尤其是面对跨部门、跨边界的社会治理难题更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协同治理机制,进而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整体性治理。整体性治理要求政府实现组织、服务和政策层面的整合,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撑力量来改进传统型管控方式,形成网络舆情的多元治理。按照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原则和工具的要求,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第一,坚持专业化、整合化、法治化的治理原则,规范政府的治理行为,保障政府治理过程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掌握舆论工作主导权。第二,通过加强政府组织间的协同,推进公私部门间的合作,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整体性治理的组织基础,实现政府的功能整合。第三,通过增强公民需求导向意识,强化舆情治理责任意识,提升网络舆情风险意识,树立政府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整体性治理的价值认知。第四,通过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机制,构建网络空间净化机制,打造网络舆情危机公关机制,优化政府网络舆情整体性治理工具。第五,通过网络舆情信息交互平台的开发,网络舆情治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完善,夯实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整体性治理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