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荒漠区不同饲草混播模式对节水灌溉时期的响应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高寒荒漠区人工牧草降雨不足和水分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以燕麦、箭筈豌豆、藜麦和毛苕子为研究对象,于2018和2019年在青海省乌兰县金泰牧场开展田间试验。在2018年设置3个水分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灌拔节水(25 mm)、灌拔节和开花两水(25 mm+25 mm),两个混播模式燕麦和箭筈豌豆、藜麦和毛苕子。在2018年藜麦和毛苕子混播的基础上,2019年选取分枝期和开花期2个生育期,设置3种水分调控梯度:中度亏缺:土壤含水率为45%~55%FC,轻度亏缺:土壤含水率为55%~65%FC,充分灌溉:土壤含水率65%~75%FC,以全生育期不灌水为对照。研究了灌溉对饲草混播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饲用价值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并采用综合分析法分析灌水对饲草混播的影响效应,得出最优灌水处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燕麦和箭筈豌豆及藜麦和毛苕子混播产量随灌水的增加而增加,在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分别为21909.38 kg/hm2和14432.50 kg/hm2。相比CK增产58.97%和26.34%;在不灌水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3.47kg/m3和2.42 kg/m3。藜麦和毛苕子混播在调亏灌溉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分枝期和开花期进轻度亏缺灌溉(55%~65%)时产量最高为11030.48kg/hm2,最高增产56.13%,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为2.51 kg/m3。2.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下随灌水的减少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无灌水处理CK下达到最低为23.13%和48.57%,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FV)随灌水的减少而增加,在无灌水处理CK下最高,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0.59%和9.63%,RFV为136.67%。藜麦和毛苕子混播下随着灌水的减少,ADF和NDF含量呈下降趋势,在灌拔节水L1处理最低为24.36%和36.20%,粗蛋白含量为在L1处理下最高为10.95%和18.48%,RFV也在L1处理下达到最高为180.33%。藜麦和毛苕子在调亏灌溉下,粗蛋白含量在不灌水处理CK下最高为19.10%。ADF和NDF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减轻呈现降低的趋势,在不灌水处理CK下最低为23.06%和33.10%,RFV值在不灌水处理下最高为199.60%。3.全生育期内,燕麦和箭筈豌豆及藜麦和毛苕子混播草地0~60 cm土壤体积含水率随灌水增加而增加,能够保持饲草后期正常生长。土壤温度变化幅度随灌水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有利于平稳地温。在调亏处理下,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率随水分调亏程度的加重,整体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在0~40 cm土层内,随水分调亏程度的减轻,土壤碱解氮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通过分析可得,2018年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下,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处理Y2下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较普通大水漫灌节水86.10%,为最优灌水处理;藜麦和毛苕子混播下在灌拔节水处理L1下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较普通大水漫灌节水93.05%,为最优灌水处理。因此这两种灌水模式为适合当地两种饲草混播生产的最优灌水模式。2019年调亏灌溉处理下藜麦和毛苕子混播在分枝期和开花期轻度亏缺灌溉(55%~65%)T5处理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较普通大水漫灌节水71.15%,为最优灌水处理。是适宜当地藜麦和毛苕子混播生产的最优水分调亏模式。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关注民生、造福百姓的重大决定,是新医改“保基本”的重要
目的:探讨成人紫癜性肾炎合并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严重程度与临床病理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肾活检确诊为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
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而造成的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了传统饮食模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PPR主要侵害绵羊、山羊等小
[目 的]探讨甲羟戊酸途径抑制剂氟伐他汀钠(Fluvastatin sodium,FS)及甲羟戊酸途径产物甲羟戊酸(Mevalonate,MEV)对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的影
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类型可分为遗传性别决定(GSD)、环境性别决定(ESD)、遗传与环境性别决定(GSD+ESD)三大类。在各种环境因素中,温度对性别决定的影响因素最大所以称为温度性别决定(TSD)。有些鱼类的性别决定受遗传和温度的双重调控,被称为遗传性别决定和温度性别决定的混合型(GSD+TSD),如尼罗罗非鱼就是一种GSD+TSD鱼类。前人已发现高温能影响性腺中许多雌性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如Cyp1
【研究背景】肝癌是一种发生于肝脏上的恶性肿瘤,其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原发性肝癌。肝细胞肝癌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且安全
[目的]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了,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也在肿瘤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口腔鳞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与免疫耐受之间是
目的:检测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使用博来霉素建立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肺组织的PI3k、AKT、mTOR的mRNA表达水平及LC3Ⅱ、P62蛋白(均为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外源性H_2S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肺纤维化大鼠及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雄性大鼠45只,依随机抽样法分为Control组、BLM组、BLM+NaHS组,每组15只。其中BLM组、B
目的:通过对Schatzker分型、基于CT的Schatzker分型以及三柱分型的评价一致性研究,探讨CT检查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重要性。方法:收集从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通过PACS系统获取所有病例的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由两名住院医师独立完成所有病例的Schatzker分型、基于CT的Schatzker分型以及三柱分型,独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