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而造成的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了传统饮食模式的消失,国民逐渐养成了精米精面的饮食习惯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这种迅速的营养过渡使我们同时面临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的问题,致使糖尿病患病率大幅度上升。2015年我国有近1亿糖尿病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约为2199.5亿/年,2017年糖尿病患者数增长至1.14亿人,预计2045年将增加至1.5亿人以上。中国作为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糖尿病致残危险性的增加,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以及人均经济负担更是日益严峻。Ⅱ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常伴有代谢异常,因此高血压、甘油三酸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代谢性疾病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也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它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已有研究证明,尿酸是嘌呤核苷降解和肝糖酵解的最终氧化产物,尿酸可保护细胞外环境免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也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等产生氧化应激反应。由于人类缺乏尿酸酶,体内尿酸容易产生堆积,尿酸水平的升高也成为了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我们尚不清楚尿酸在血糖代谢过程中,是抗氧化作用发挥主导作用,或是氧化应激反应占据了主要地位,或是二者在不同尿酸浓度下的相对作用大小不同。面对这些未知的问题,以及既往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本研究拟通过探索血尿酸与血糖水平之间可能的线性及非线性关联,了解尿酸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对是否需要重新制定血清尿酸的医学参考范围,以及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了解影响血糖水平的危险因素。2.探索血尿酸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联及其性质。3.对于非线性关联,阐明曲线形态,寻找可能的阈值点;对于线性关联,进行线性回归,判断血尿酸对血糖影响的大小和方向。4.探索炎症水平、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与血尿酸对血糖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及其交互效应大小。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2011年和2015年两轮调查分别纳入11847名和5433名接受了血液样本采集的调查对象,共纳入14378名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单因素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来筛选可能影响血尿酸与血糖之间关联的混杂因素,建立多元回归统计模型。其次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判断血尿酸与血糖水平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联,对于非线性关联,采用分段回归探讨曲线形态和阈值点;对于线性关联,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血尿酸对血糖的影响程度。再次,依据性别、是否患糖尿病联合分层,探讨各亚组间的差异。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炎症水平、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与血尿酸对血糖水平的交互效应大小。主要结果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水平、吸烟、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体质指数、血浆尿素氮、血浆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等因素是影响血糖水平的混杂因素。2.在总人群中,血尿酸与空腹血糖存在U型关联(β2=2.88,P<0.01),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任何关联。3.按性别分层,男性群体各个模型中均未发现尿酸与血糖有任何非线性关联;女性群体中,血尿酸与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均存在U型关联(β2=5.18,P<0.01;β2=0.11,P<0.01)。4.按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分层,仅在患糖尿病群体中发现血尿酸与空腹血糖之间存在近似L型关联(β2=11.01,P<0.01);进一步按性别分层,仅在患糖尿病女性群体中发现血尿酸与空腹血糖存在L型关联(β2=16.81,P<0.01)。5.交互作用显示,C反应蛋白水平、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与血尿酸的相加交互作用在调整协变量后,各指标统计学意义均不显著。结论本研究发现血尿酸与空腹血糖水平在总人群中呈现U型曲线,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任何关联。在不同性别之间以及是否患糖尿病亚组之间表现均有所差异,提示我们在制定尿酸参考值范围时应当充分考虑性别以及糖尿病情况。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还需进一步的纵向研究或临床实验对结果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