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地域广阔,受季风影响夏季气温偏高,建筑防热一直是建筑热工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夏季室内外温差小,太阳辐射作用在室外热作用中的占比高。既有的围护结构隔热研究多关注于透光围护结构的遮阳技术措施。然而在交替变化的室内外空气温度和间歇性的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具有一定蓄热能力的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对室内造成的影响比较复杂,非透光围护结构隔热效果不佳是影响夏季建筑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温度和辐射的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700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5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域广阔,受季风影响夏季气温偏高,建筑防热一直是建筑热工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夏季室内外温差小,太阳辐射作用在室外热作用中的占比高。既有的围护结构隔热研究多关注于透光围护结构的遮阳技术措施。然而在交替变化的室内外空气温度和间歇性的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具有一定蓄热能力的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对室内造成的影响比较复杂,非透光围护结构隔热效果不佳是影响夏季建筑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温度和辐射的作用机理和隔绝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开展基于地域气候差异的隔热设计研究是提升建筑隔热性能的基础性工作。其中,满足非透光围护结构传热分析所需的室外计算参数,不同气候作用和材料、构造对围护结构热反应特性的影响,以及设计中面临的辐射控制判定、设计目标确定和构造设计等,都是非透光围护结构隔热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不同地区的隔热设计需求和研究所需的逐时室外温度、辐射参数入手。依据国家气象局30年的观测数据,通过对室外温度变化趋势的分析,及其对城镇热工设计区属影响的分析,采用度日数在既有建筑热工一级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细分,明确了城镇隔热设计变化和细化需求。针对气象观测缺少垂直面太阳辐射的现状,采用自建辐射观测站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半球散射辐射的分布规律和垂直面散射辐射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垂直面法线与太阳辐射方向间夹角φ和晴空指数Kt的垂直面散射辐射计算模型,较既有模型减少了输入参数,提高了计算精度。据此生成了全国145个主要城镇的隔热设计用室外计算参数,以及代表夏季典型气候状况的4种隔热研究用逐时室外计算参数。研究完善了隔热设计室外计算参数的生成方法,为隔热设计和研究框定了地域范围、提供了设计参数。研究通过对温度和辐射作用特点及其相关关系的分析,对气候造成的不同室内外波动作用下围护结构热反应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选取了6种物性参数单调变化的常用建筑保温材料和结构材料,采用KValue软件计算了匀质平壁和复合平壁迎、被波面的温度极值,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分析了材料厚度、热惰性指标和热阻对匀质平壁热反应特性的影响,以及高热阻层和结构层的材料、厚度和位置对复合平壁热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从气候作用和围护结构两方面阐述了非透光围护结构隔热的机理,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隔热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基于辐射作用的独立性和作用效果的耦合性,提出采用由辐射产生的附加热作用在室外温度和辐射产生的最大热作用中的比例ATR作为辐射强弱的评价指标。提出以辐射作用在室内产生的热流量ΔQ≥120 Wh/m2或单向波作用下辐射作用产生的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增加量Δθmax·i≥1K作为采取辐射控制措施的判定条件,据此给出了全国145个主要城镇的辐射控制判定结果。研究从室内热环境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非透光围护结构隔热设计目标,提出了以设计日“逐时内表面温度”为控制指标的隔热设计要求。研究基于围护结构材料和构造的热反应特性分析,对3种室内运行模式下,强辐射大温差和弱辐射小温差气候条件的典型非透光围护结构隔热构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符合隔热设计要求的推荐构造。通过将不同气候区城镇外墙和屋面的隔热设计结果与现行热工和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比较,本研究提出的非透光围护结构隔热设计目标针对性地提升了不同时段的隔热设计要求,有效降低了自然通风运行模式非透光围护结构对人体产生的热作用,提升了室内的热环境水平。
其他文献
供水管网系统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行的命脉,地震发生后,更是承担着保障灾区医疗用水、消防用水及灾民生活用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抗震韧性评估进程的不断推进,针对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风险预测与可靠性评估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供水管网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软件平台。本文从管道“单
剃齿加工是齿轮精加工的高效工艺,广泛应用于机床、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齿轮生产,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及适应性强等优点。然而,剃齿齿形中凹误差问题却是齿轮制造中长期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它不但严重影响工件齿轮齿面精度和啮合传动状态,而且限制了剃齿加工在高精密场合的应用。本文从剃齿重合度、剃齿机床运动和剃齿安装误差三方面研究多源因素对剃齿加工的影响规律,系统地揭示了剃齿齿形中凹误差的形成机理,并提出
相比于民用建筑结构,工业建筑结构的使用环境复杂,对其可靠度的控制要求更高,但目前对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度研究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对工业建筑结构典型的可变荷载,包括吊车荷载、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和屋面积灰荷载,尚未建立能较好反映其随机变化特性的概率模型,难以在工业建筑可靠度分析中考虑这些可变荷载的影响。二、对既涉及时间变异性,又涉及空间变异性的吊车荷载,尚未建立以随机过程和随机场理论为基础
随着钛合金焊接件普遍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电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关键装备制造,通常有一部分钛合金焊接头长期服役于复杂多变的含氢环境中,由于钛与氢结合力较强和焊接结构自身特殊性,钛合金焊接头氢脆失效时有发生,钛合金焊接头为评估整个焊接件安全可靠性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Ti–0.3Mo–0.8Ni合金板氩弧焊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气相充氢模拟钛合金焊接头在低氢浓度下长期服役期间的氢累积量,研究氢致钛合
对构件抗力的推断是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普遍采用的间接推断方法因需要考虑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偏于保守,有可能导致采取不必要的加固措施;相对于间接推断方法,国际上提出的基于试验的推断方法更加精确,推断结果能真实反映构件的实际抗力,但该法是以破坏性试验为前提的,并不能满足构件继续使用的要求,其适用范围有限。因此,研究基于非破坏性试验的既有混凝土构件抗力的推断方法,对于推动既有结构可靠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一种常用结构形式,由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现场后浇混凝土、套筒和水泥基灌浆料等形成整体的装配式结构,主要用于住宅建筑。然而,装配式建造工艺形成的薄弱部位对高烈度地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如何,与现浇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异是什么,以及“等同现浇”的设计理念如何应用,是此类结构在高烈度地区推广应用的关键。本文首先对预制剪力
为提高炭材料在耐火浇注料中分散性,改善耐火浇注料的抗熔渣侵蚀性,本文分别通过燃烧合成法、埋炭烧结法制备含原位炭铝酸钙水泥,并研究了其对耐火浇注料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CaO2、Al及Al2O3为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物相组成和Secar71相近的铝酸钙水泥(CS71),并用作刚玉质耐火浇注料结合剂。随原料配比中CaO/Al2O3(C/A)摩尔比值从1.1减小到0.74,产物中C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填方工程量很大。黄土作为填方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充分压实(夯实)后其强度显著提高,湿陷性降低。由于施工现场条件限制,土在压实时其含水率变化范围往往很大,由此导致的土体结构性及工程性质变化还难以控制。大范围填方工程存在压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再加上降雨入渗和蒸发引起土体受干湿循环的影响,填方工程病害较多,在填方场地浅层工程多发。因此,有必要研究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的填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我国西北、西南等高山峡谷地区的高水压隧道项目日益增多。在高水压隧道建设过程中,高水压和地应力的耦合作用,隧道突涌水及渗漏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此,本文采用微观-细观-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对灰岩试件进行了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的多尺度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试验,以试验结果为基础,开展了无围压环境下岩石水-力耦合作用机制及相关理论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及民用建筑的耗能有了较大的增长。工业厂房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散发大量热负荷,其热强度可达50~300W/m3(有些工业场合下或更高)。厂房内热源形式复杂多样(如点、面、体热源等),位置、高度也多有不同,这些因素使热压自然通风的精确设计变得十分复杂。在高余热建筑空间内,室内温度分布随通风量的改变而改变,室温与通风量两者需在耦合条件下求解,热源因组合条件不同而改变的几何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