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耦合作用下灰岩损伤破坏机理及其力学模型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我国西北、西南等高山峡谷地区的高水压隧道项目日益增多。在高水压隧道建设过程中,高水压和地应力的耦合作用,隧道突涌水及渗漏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此,本文采用微观-细观-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对灰岩试件进行了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的多尺度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试验,以试验结果为基础,开展了无围压环境下岩石水-力耦合作用机制及相关理论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灰岩试件开展了不同渗透水压力下的浸泡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渗透水压力引起的灰岩矿物组成、孔隙特征及声发射特性等多种微观、细观和宏观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渗透水压力下灰岩的水-岩物化作用机制及演化规律;构建了考虑渗透水作用的接触冲刷模型和考虑气泡影响的孔隙渗流模型,并基于构建模型,分析了渗透水压力对岩石水-岩物化作用的影响规律。(2)为了探究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灰岩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岩石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利用研发的适用于单轴压缩试验的渗透水压力装置,开展了不同渗透水压力作用下干燥和饱水灰岩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干燥及饱水状态时灰岩在不同水压力作用下的全过程变形特性、破坏断裂特性及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从劣化作用和引裂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渗透水压力对干燥及饱水灰岩单轴压缩过程中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3)对灰岩试件开展了六种渗透水压力下的单轴分级循环加卸载试验和单轴疲劳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灰岩试件的Felicity效应,得到了不同渗透水压力下灰岩的疲劳损伤阈值;揭示了渗透水压力对灰岩疲劳破坏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并分别从渗透水压力对灰岩材料的劣化作用和对微裂缝扩展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阐释了水-岩作用机理。(4)采用宏观和细观相结合的方法,将渗透水溶蚀参数引入到损伤统计理论中,建立了考虑渗透水压力作用的岩石单轴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并通过建立新型孔隙岩石变形模型、损伤阈值预测方程对该模型进行了完善,使其能够反映不同渗透水压力下岩石压密阶段与弹性阶段的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灰岩单轴压缩过程全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最终建立了可预测不同渗透水压力下灰岩单轴压缩各阶段变形特性的本构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通过室内仿真试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5)基于NVPB西原模型,分析了渗透水压力引起的疲劳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从岩石力学性能劣化和疲劳演化加速两个方面建立了各力学参数与岩石孔隙率和渗透水压力的函数关系,构建了可以反映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灰岩循环加卸载过程的非线性粘塑性疲劳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渗透水压力下灰岩疲劳破坏过程进行数值再现,验证了构建模型的合理可行性。
其他文献
我国日光温室多建于北方地区,为城镇居民冬季蔬菜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日光温室是以蓄热墙体、保温后屋面和采光棚膜为主要围护结构,可实现反季节蔬菜生产的被动式农业设施建筑。温室内的热环境常涉及白天高温时通风除热,在夜晚低温时需要补充热量,温室的除热量和补热量——“冷热负荷”,主要取决于温室得热、失热的动态变化特性。本文基于山东建筑大学试验日光温室(位于济南凤鸣路1000号)和潍坊地区“第六代”日光温室(
低纬度岛礁处于极端热湿气候区,具有高温、高湿及强辐射等极端气候特征,岛礁建筑常年受多强场的极端气候条件作用,仅依靠建筑隔热、遮阳、自然通风等被动技术难以满足人体基本热舒适需求,室内环境全年依赖降温、除湿设备系统。但是各岛礁散布于远离陆地的浩瀚海洋,常规能源匮乏,若将长途运输而来的军备燃油用于驱动空调,代价过于巨大。极端热湿气候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建筑热湿负荷与太阳能供给规律存在正向同步关系,因此建筑
供水管网系统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行的命脉,地震发生后,更是承担着保障灾区医疗用水、消防用水及灾民生活用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抗震韧性评估进程的不断推进,针对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风险预测与可靠性评估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供水管网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软件平台。本文从管道“单
剃齿加工是齿轮精加工的高效工艺,广泛应用于机床、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齿轮生产,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及适应性强等优点。然而,剃齿齿形中凹误差问题却是齿轮制造中长期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它不但严重影响工件齿轮齿面精度和啮合传动状态,而且限制了剃齿加工在高精密场合的应用。本文从剃齿重合度、剃齿机床运动和剃齿安装误差三方面研究多源因素对剃齿加工的影响规律,系统地揭示了剃齿齿形中凹误差的形成机理,并提出
相比于民用建筑结构,工业建筑结构的使用环境复杂,对其可靠度的控制要求更高,但目前对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度研究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对工业建筑结构典型的可变荷载,包括吊车荷载、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和屋面积灰荷载,尚未建立能较好反映其随机变化特性的概率模型,难以在工业建筑可靠度分析中考虑这些可变荷载的影响。二、对既涉及时间变异性,又涉及空间变异性的吊车荷载,尚未建立以随机过程和随机场理论为基础
随着钛合金焊接件普遍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电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关键装备制造,通常有一部分钛合金焊接头长期服役于复杂多变的含氢环境中,由于钛与氢结合力较强和焊接结构自身特殊性,钛合金焊接头氢脆失效时有发生,钛合金焊接头为评估整个焊接件安全可靠性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Ti–0.3Mo–0.8Ni合金板氩弧焊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气相充氢模拟钛合金焊接头在低氢浓度下长期服役期间的氢累积量,研究氢致钛合
对构件抗力的推断是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普遍采用的间接推断方法因需要考虑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偏于保守,有可能导致采取不必要的加固措施;相对于间接推断方法,国际上提出的基于试验的推断方法更加精确,推断结果能真实反映构件的实际抗力,但该法是以破坏性试验为前提的,并不能满足构件继续使用的要求,其适用范围有限。因此,研究基于非破坏性试验的既有混凝土构件抗力的推断方法,对于推动既有结构可靠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一种常用结构形式,由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现场后浇混凝土、套筒和水泥基灌浆料等形成整体的装配式结构,主要用于住宅建筑。然而,装配式建造工艺形成的薄弱部位对高烈度地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如何,与现浇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异是什么,以及“等同现浇”的设计理念如何应用,是此类结构在高烈度地区推广应用的关键。本文首先对预制剪力
为提高炭材料在耐火浇注料中分散性,改善耐火浇注料的抗熔渣侵蚀性,本文分别通过燃烧合成法、埋炭烧结法制备含原位炭铝酸钙水泥,并研究了其对耐火浇注料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CaO2、Al及Al2O3为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物相组成和Secar71相近的铝酸钙水泥(CS71),并用作刚玉质耐火浇注料结合剂。随原料配比中CaO/Al2O3(C/A)摩尔比值从1.1减小到0.74,产物中C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填方工程量很大。黄土作为填方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充分压实(夯实)后其强度显著提高,湿陷性降低。由于施工现场条件限制,土在压实时其含水率变化范围往往很大,由此导致的土体结构性及工程性质变化还难以控制。大范围填方工程存在压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再加上降雨入渗和蒸发引起土体受干湿循环的影响,填方工程病害较多,在填方场地浅层工程多发。因此,有必要研究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的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