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发生于结肠部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于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约占65%,发病大多在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2~3:1。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1]。且疗效并不乐观,近年来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徘徊在50%-60%[2];此外,结肠癌的复发与远处转移是结肠癌患者愈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研究背景:结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由于结直肠静脉血经门静脉系统回流至肝脏,因此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有15%-25%的病例已经伴有肝转移,约60%的患者在其病程中会出现肝转移,根治性手术后复发的肝转移率高达50%。而其中符合手术适应症,能同期手术切除结直肠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的机会只有10%-20%。目的:探讨并评价同期手术切除结直肠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灶对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54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行同期切除结直肠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灶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具体术式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讨论。结果:行结直肠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同期切除54例,术后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15%, 70.37%, 37.04%,12.96%,中位生存期为28.0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 (10/54) ,围术期死亡率为0。结论:根据本组病例分析,探讨并评价结直肠癌伴肝转移行同期手术切除结直肠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灶的治疗效果,得出此种治疗方式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