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砂内养护自密实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fei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势,即无需振捣便可自动流平,使得自密实混凝土在近年来获得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但自密实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相比,由于添加了大量矿物掺合料与高效减水剂,因此内部湿度在早期下降较快,从而会产生更高的收缩值,引起开裂。而经过研究,内养护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将红砖砂内养护普通混凝土,经过振捣,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离析或红砖砂上浮,但将红砖砂作为内养护材料应用于自密实混凝土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废弃红砖作为一种建筑垃圾,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这种废弃物再利用的方式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本文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红砖砂自身性质的研究以及红砖砂部分取代河砂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影响。本文采取不同粒径的红砖砂,在不同的取代比例下利用红砖砂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内养护,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红砖砂表观密度等基本物理指标,对红砖砂吸水释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证实红砖砂可以作为一种内养护材料。研究了饱水红砖砂取代河砂对自密实砂浆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砖砂自身粗糙的表面会导致砂浆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饱水红砖砂的取代会降低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2.研究了红砖砂对自密实混凝土收缩性能与抗压强度的影响。随着红砖砂取代河砂比例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的自收缩与干燥收缩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红砖砂对自密实混凝土前7d强度影响不大,对于后期强度随着红砖砂取代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小颗粒的红砖砂自密实混凝土后期强度大于同等取代比例的大颗粒自密实混泥土强度。3.研究了红砖砂对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对于抗碳化性能,56d碳化深度与红砖砂取代比例成正相关关系。且碳化深度与红砖砂粒径关系不大,同等取代比例下,大小颗粒红砖砂碳化深度基本相同。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氯离子渗透系数与红砖砂取代比例成正相关。且小颗粒红砖砂的取代对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稍小,同等取代比例下。小颗粒的红砖砂氯离子渗透系数稍低。以上结论,验证了红砖砂作为自密实混凝土的内养护材料在限定取代比例下是可行的,对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各性能影响有限。
其他文献
城市道路网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骨架,完整畅通的城市道路网络是人员通行和物资运送的重要保障,随着城镇化节奏的加快,城市原有结构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地震、飓风、洪水、疫情等极端自然灾害,其中地震带来的灾害是猛烈而持久的,现代城市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城市对未知灾害的预防,所以城市韧性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而道路网络的韧性是建设韧性城市的关键,国内外目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以其自重小、宜于工厂化预制、技术成熟等优势,在中小跨径桥梁占有绝对优势,应用广泛。桥墩,作为桥梁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因放样错误或控制不当造成的超出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限值的轴线偏位(垂直度偏差),但多数情况下桥墩承载力又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规范和标准中对于桥墩垂直度的限制没有区分桥梁受力、桥墩高度和桥墩断面尺寸。为此,本文围绕桥墩轴线偏位
将废旧轮胎制得的橡胶颗粒和碎石按照一定配合比混合,得到的垫层具有很好的隔震性能和经济效益,且其绝缘特性适用于变压器等电设施的基础隔震。主变类设备由体积大、重量重的箱体以及箱底顶部的“高、柔、细”的瓷套管组成,相比建筑结构具有自振周期大、阻尼比低、刚度集中等特点。本文基于这种变压器-套管设备,展开振动台试验,探究橡胶颗粒-碎石垫层混合料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基础隔震原理和橡胶颗粒-碎
现役和在建桥梁、水利、建筑等重要设施大部分为混凝土结构,近年来由于结构在使用过程出现建筑损坏、桥梁垮塌等问题,工程领域越来越重视混凝土结构的状态监测。混凝土应力是反映结构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对混凝土的应力监测,可以评估其安全程度,提供有效的预警信息,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运行具有深远意义。现有的混凝土应力监测技术存在价格高、安装不便、数据可靠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移电流的新型混凝土应
近年来,在预制装配化施工技术下钢混组合结构发展迅速。其中钢混组合关键部位的剪力键对于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装配化施工进一步发展,需满足高承载力剪力键,因此研究剪力键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对Twin-PBL剪力键进行优化,提出新型剪力键构造(U型PBL剪力键)。并对这种剪力键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展开试验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基于Twin-PBL剪力键,提出一种新型
现代无线通信和电子电信设备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有害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严重威胁着生物体的健康和其他精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自从发现EMI屏蔽材料以来,金属基EMI屏蔽材料一直是主要的选择。除磁性金属(如Fe,Ni和Co)外,其他金属主要通过表面大量的电荷载流子与入射电磁波的矢量相互作用来反射电磁波,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但是,这会导致二次
磷铝酸盐水泥(PAC)是一种新型水硬型胶凝材料,具有独特的熟料矿物组成,其熟料组成主要是铝酸钙(CA)、磷酸三钙(C3P)、以及磷铝酸钙(CAP)三种矿相。该水泥快硬、高早强,相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材料来说耐久性更好,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水硬性水泥。由于磷铝酸盐水泥材料是新型无机材料,许多性能还未开发研究,因此对其各种性能开展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PAC的热稳定性,首先研究了常温和45
悬架系统是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的安全性,而传统液压悬架的性能由于无法根据汽车行驶条件自动调节,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主动悬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是最理想的减振器,可以大幅度提升悬架动态性能,但是存在能量消耗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关于能够实现能量回收并且控制性能可调的综合性悬架,成为了当前悬架控制器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基于直线
随着对水泥基自修复体系中的脲醛树脂(UF)微胶囊的研究逐渐深入,通常认为修复过程的顺利进行需满足两个要求:(1)微裂纹产生后需要能够扩展到微胶囊的外表面;(2)并且此时微胶囊会随着基体材料的破裂而产生破裂。若能厘清微胶囊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破裂机理,将对自修复体系的优化和修复效率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该方面的研究大多基于实验室试验方法,停留于宏观层次,难以深入分析基体中微裂缝的开展和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y SAR,InSAR)凭借其精确获取大范围地表形变的能力,被广泛应用在地灾隐患点调查与监测中。但InSAR技术目前在西南地区滑坡监测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究其原因,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起伏导致叠掩和阴影误差,加之西南地区大气变化显著,使得InSAR数据干涉的相干性降低,严重影响了滑坡形变信息提取的精度,现有InSAR技术在滑坡高精度监测中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