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移电流的混凝土应力监测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役和在建桥梁、水利、建筑等重要设施大部分为混凝土结构,近年来由于结构在使用过程出现建筑损坏、桥梁垮塌等问题,工程领域越来越重视混凝土结构的状态监测。混凝土应力是反映结构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对混凝土的应力监测,可以评估其安全程度,提供有效的预警信息,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运行具有深远意义。现有的混凝土应力监测技术存在价格高、安装不便、数据可靠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移电流的新型混凝土应力监测技术,旨在为混凝土结构提供一种在成本和安装方面适用范围广且监测结果可信度高的应力监测手段。本研究将位移电流原理与电磁谐振原理相结合,将混凝土视为电介质材料,通过设计的应力传感结构和应力监测系统,监控受力状态下混凝土自身特性的变化,监测到的数据直接反映了混凝土的应力、水化程度、介电性质等特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混凝土微观结构和水泥水化过程对混凝土介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龄期对混凝土介电特性的作用影响,分析了位移电流与混凝土介电特性间的关系,为理论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2、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位移电流的混凝土应力监测原理,分析了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变形特性和介电特性的变化情况。将设计的应力传感结构视为电容模型,结合LC电磁谐振原理,建立了基于位移电流的混凝土应力监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3、开展了混凝土在非受力状态下为期两个月监测试验,用于验证模型中混凝土介电特性与监测频率的关系,为长期的监测提供依据。开展了混凝土试件受荷试验,探究了混凝土应力监测模型的实用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随着龄期的增长,混凝土的相对介电常数逐渐减小,监测频率先逐渐增加,后趋于稳定,理论分析中水泥水化过程对混凝土介电常数和模型监测频率的影响规律与试验表现一致;随着应力的增加,监测频率逐渐减小,应力与频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该技术监测混凝土应力变化时可以得到显著的响应。同时,通过对应力与频率数据拟合分析发现,应力与频率的数据拟合关系符合二次函数,且试验数据变化量与模型仿真分析的变化量相符,说明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和基于位移电流的混凝土应力监测技术进行实际应力监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住宅作为一种异质性商品,其价值除了受本身建筑特征决定以外,还会根据位置条件和外部环境产生很大的差异,住宅除了居住功能,往往还与教育、医疗、交通、生活便利等公共资源一切相关,因此探索城市公共品相关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就具有现实与理论意义,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深圳市为例,从城市公共品对住宅价格的资本化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的视角,分析我国地方城市公共品供给水平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并结合现实发展情
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线形差,陡坡急弯路段较多,这些急弯、陡坡、视距不良等路段交通事故隐患大。本论文分析了山区农村公路陡坡急弯路段的事故分布特征、安全影响因素及成因,建立了交通安全性评价模型。通过现场调研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山区农村公路陡坡急弯路段交安设施合理布置方法,以提高山区农村公路陡坡急弯交通安全性。论文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分析总结了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和交通现状,基于山区农村公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此外,对于桥梁建设领域,钢材使用率低下问题突出,深层次原因为我国缺乏先进的钢结构规范指导设计;规范作为工程设计行业的保障和约束,系统的对比研究接纳度较广的规范,能有效确保我国规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随着“一带一路”合作体系的完善,学习借鉴欧洲规范,扬长避短更是加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基于以上四点缘由,本文主要就《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目前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设计时,受到市政规划、地形限制等因素会出现两条纵坡过大的道路相交的情况,导致平面交叉口转弯处出现反向坡、横坡变化过快处出现“起伏”“波折”现象。虽然交管部门会通过安装信号灯、交叉口限速、设置减速带等安全措施去缓解设计缺陷,但这是设计时造成的先天性缺陷,改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从道路自身缺陷入手,解决设计隐患,保障交叉口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是非常迫切且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内
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造型优美、跨越能力强、经济性好、施工时可将空钢管作为核心混凝土的模板等诸多优点,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建造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绝大多数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施工,通常在每个拱肋节段对应布置一对扣锚索。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不断增大,为合理控制节段吊重,必须划分更多节段数,相应需要布置更多的扣锚索。为此,本文以主跨458m四川犍为岷江特大桥为依托工程,研究缆索吊装少扣索法施
板式橡胶支座因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我国中小跨径公路梁桥中被广泛应用。为便于施工和安装,板式橡胶支座通常采用无连接的方式,直接搁置在桥墩墩顶或盖梁的垫石上。基于此类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结构形式,汶川地震中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桥梁震害以主梁移位、支座和挡块破坏为主,桥墩震害率较低。为研究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中小跨径公路梁桥的震害机理和不同力学性能参数对地震作用下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依托桥梁实例,建立全桥有限元
进入21世纪后,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大的活力,但交通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重型车辆超载、公路桥梁使用寿命降低、桥面板长期在荷载作用下受损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传统的桥面板结构形式由于其自重大、抗剪性差、刚度低等局限性已然不能满足当今越来越大的交通量的需求。因此,针对于传统桥面板承载力、刚度等受力性能薄弱的问题,本文基于波折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这一新型的桥面板形式对其受力性能展开分
城市道路网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骨架,完整畅通的城市道路网络是人员通行和物资运送的重要保障,随着城镇化节奏的加快,城市原有结构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地震、飓风、洪水、疫情等极端自然灾害,其中地震带来的灾害是猛烈而持久的,现代城市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城市对未知灾害的预防,所以城市韧性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而道路网络的韧性是建设韧性城市的关键,国内外目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以其自重小、宜于工厂化预制、技术成熟等优势,在中小跨径桥梁占有绝对优势,应用广泛。桥墩,作为桥梁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因放样错误或控制不当造成的超出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限值的轴线偏位(垂直度偏差),但多数情况下桥墩承载力又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规范和标准中对于桥墩垂直度的限制没有区分桥梁受力、桥墩高度和桥墩断面尺寸。为此,本文围绕桥墩轴线偏位
将废旧轮胎制得的橡胶颗粒和碎石按照一定配合比混合,得到的垫层具有很好的隔震性能和经济效益,且其绝缘特性适用于变压器等电设施的基础隔震。主变类设备由体积大、重量重的箱体以及箱底顶部的“高、柔、细”的瓷套管组成,相比建筑结构具有自振周期大、阻尼比低、刚度集中等特点。本文基于这种变压器-套管设备,展开振动台试验,探究橡胶颗粒-碎石垫层混合料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基础隔震原理和橡胶颗粒-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