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ⅠB2~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局部进展期宫颈鳞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及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行根治性放疗后随访资料完整的250例IB2-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所有统计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组间差别采用log-rank test,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期(OS)、无病进展生存期(PFS),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OC曲线下PLR、SCC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71.99、3.29。年龄、病理分型、病灶大小、淋巴结最大短径、治疗前PLT、CEA、放疗方式与根治性放疗后发生复发及转移不良事件无明显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宫体受侵、治疗前Hb水平、PLR、SCC、放疗结束后一周Hb水平、放疗总天数、治疗方式与不良事件发生明显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宫体受侵、临床分期晚(Ⅱ、Ⅲ期)、治疗前Hb<90g/L、PLP≥171.99、SCC≥3.29ug/L、放疗结束一周Hb<90 g/L、放疗总天数≥56天、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新辅助或辅助化疗是1、2、3年的PFS和OS的消极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为Ⅱ期和Ⅲ期(P=O.020)、放疗后Hb<90g/L(P=0.002)、治疗前PLP≥171.99(P=0.048)、放疗的总天数≥56天(P=0.000)是P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临床分期为Ⅱ期和Ⅲ期(P=0.001)、宫体侵犯(P=O.024)、放疗后Hb<90g/L(P=0.002)、放疗总天数≥56天(P=0.000)是O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占盆腔复发转移的69.2%(18/26),盆腔淋巴结同步或序贯加量对不良事件发生(P=O.785)和死亡P=0.834)影响无差异。结论:1、临床分期、宫体受侵、治疗前Hb<90g/L、PLR<171.99、SCC<3.29ug/L、放疗结束一周Hb<90g/L、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新辅助或辅助化疗、放疗总天数≥56天是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2、临床分期晚(Ⅱ、Ⅲ期)、放疗后Hb<90g/L、放疗总天数≥56天、治疗前PLR≥171.99是P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3、临床分期晚(Ⅱ、Ⅲ期)、宫体侵犯、放疗后Hb<90g/L、放疗的总天数≥56天是O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4、同步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宫颈鳞癌患者有更好的PFS和OS;5、盆腔失败以盆腔淋巴结转移为主,盆腔淋巴结同步或序贯加量对PFS和OS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