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联系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区域上的加速流动,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城镇体系的变化。城市群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能充分的推动国内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学术界也逐步加大了对城市群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以城市群为代表的新型城市体系越来越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综合和理解国内外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以区域联系为视角,对长株潭城市群结构要素节点、通道、流、基质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出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如下:(1)呈现长沙市区、株洲市区、湘潭市区三中心态势;(2)形成多条空间发展轴线;(3)空间结构等级呈现三层等级。针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提出存在的问题:(1)株洲市区、湘潭市区中心作用还不够强;(2)空间结构网络还不够系统和完善;(3)空间结构层次差距过大。最后根据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1)加强株洲市区、湘潭市区的次核心作用;(2)完善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形成“多圈层”模式;(3)统筹城乡,充分挖掘外围城市的发展潜力。通过本次研究,为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空间结构优化策略,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早日实现中部战略崛起目标。
其他文献
城市记忆包含城市的方方面面,这些丰富的记忆要素就组成了城市的历史,丰富的历史,组成了城市中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历史遗迹逐渐遭到破坏,给城市历史保
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其发展质量正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关于小城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城镇的规模、定位、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欠缺对小城镇发展质量以及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除一部分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散落于众多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
中国传统村镇是我国一笔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下,通过相对较自然的方式适应当地气候的有机产物。在能源利用越来越紧迫的今天,具有
随着我国“大众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济南市兴建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伴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逐渐丰富、产业结构重大转型,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暴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文化遗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它们的价值体现在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的方方面面。山东菏泽定陶十里铺北堌堆遗
摘要:城市事件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事件不仅是城市活力的“指示器”,反过来,通过“制造事件”,也可以影响城市的发展,
铁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随着科技和产业的不断发展,极具行业特征的第一代铁路逐渐淡出了人们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园作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活区既是高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员工们的重要生活场所,优美、舒适的生活区公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存在大量建筑类型,同时也存在对各种建筑的多样命名形式。这些分类和命名,自古以来就有灵活融通的传统,其意义边界模糊。一座具体的园林建筑,常难以因循形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