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来,中国设施农业建设和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农产品生产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工厂化方向迅速靠拢,农业生产由土地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发展。在工厂化农业迅速发展过程中,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化研究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跟踪和引导工厂化农业建设,出现设施建设与作物生长发育需求脱节、农业生产设施设计和建设没有标准依据、生产能耗居高不下、投入产出与预计期望值差别较大,还存在资源浪费、危害安全、破坏环境的现象。“中国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研究”试图将现有零散的、落后的、不规范的工厂化农业设施建设、生产技术规程、试验检验检测方法等标准进行梳理,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对工厂化农业标准化对象进行标准化,建立起一套为工厂化农业生产服务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课题研究首先从国内外工厂化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和标准化现状调查研究出发,首次对国内、国外与工厂化农业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分析和研究。课题研究结合国家技术标准战略,从工厂化农业技术与产业升级的需求出发,用系统的观念和战略理论,提出我国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化战略,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条件下应该建立一个政府引导的自愿性技术标准体系,并提出了该标准体系分步实现的战略设想。 其次,课题研究第一次成功搭建了比较完整、全面的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并以标准项目表的形式提出200余项技术标准,其中标准项目涉及工厂化农业基础术语、工艺技术、工程建设、投入产出品、质量检验检测、信息物流和管理认证等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列出了标准名称和各个标准的性质、制修订要求、采标范围、实施时间段等内容,提出了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制定的原则、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化研究工作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基础材料。 第三,课题研究提出了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实施设想,呼吁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尽快成立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来建设和管理该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化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增加研究投入和标准化示范,联合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扩大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的影响,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发达国家在工厂化农业技术领域建立合作和交流关系,从国情出发,有选择、有重点、有层次地予以借鉴,最终建立起完备的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化体系,以促进我国的工厂化农业产业升级,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