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引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对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其素质如何关系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而农民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对社区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农村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衡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现实性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具有人员较为集中、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乡域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了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由于新型农村社区属于新生事物,如何根据社区特点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讲同样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河南滑县锦和新城社区为考查对象,来分析当前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与路径探讨。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对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展开了论述。第二部分,以河南滑县锦和新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考察其工作开展的现状,并从中发现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虚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落后、社区民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愿性模糊等,以致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弱化状态。第三部分,剖析当地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的原因,主要有对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做法的沿袭、物质利益倾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价值多元化认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自我学习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否定等。第四部分,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路径,即树立重视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意识以提高教育工作者之主动性;加强村委与群众的联系以及民众之间的联系以形成社区信任网络;开展理想信念、道德文明、方针政策、民主法治以及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以丰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利用“活动性”教育项目、现代媒体手段、社区文化载体及先进典型等不断创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委书记工作责任制、工作人员定期培训机制以及与工作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奖励制度、投入保障机制等以完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