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氧合酶-1对老龄农毒症大鼠微循环及肝脏功能的影响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老龄脓毒症大鼠微循环及肝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老龄脓毒症大鼠模型,72只老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氯化血红素组(CLP+hemin组)及锌卟啉原组(CLP+znpp组),分时相检测各组之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别,ELISA法检测血浆活化蛋白C(APC)、蛋白C(PC)、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应用MSB(Martius-Scarlet-Blue)染色对比各组肝脏组织血栓形成情况;应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比较各组大鼠肝脏PC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HO-1、PC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CLP组中大鼠血浆APC、PC水平下降(P<0.01),TNF-α水平上升(P<0.05);PT、APTT缩短(P<0.05),肝脏微血栓形成增加(P<0.05),ALT、AST升高(P<0.01),肝脏PC表达下降(P<0.01),此变化在CLP+znpp组中更为明显;而与CLP组相比CLP+hemin组中大鼠血浆APC、PC水平上升(P<0.01),TNF-α水平下降(P<0.05),PT、APTT延长(P<0.05),肝脏微血栓明显减少(P<0.05),ALT、AST下降(P<0.01),肝脏PC表达上调(P<0.01),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HO-1可以上调老龄脓毒症大鼠肝脏中PC表达,提高血浆中PC、APC水平,通过蛋白C途径抑制老龄脓毒症大鼠肝脏微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障碍,保护肝脏功能。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短波ALE系统中频率使用方式的不足,结合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MM(Hidden Markov Model)的短波信道可用性预测方法,依据短波通信中信道
目的:在二维灰阶图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共生灰阶矩阵的纹理特征和基于HSV模型的彩色多普勒特征的算法,提取乳腺肿块的纹理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息,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即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从微创的角度考虑,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腹腔镜更微创。但此术式有其手术技巧,否则将造成重创,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该文主
比较了两个水稻品种弹性秧和半水秧秧苗的一些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弹性秧的根系活力、ATP 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半水秧;而秧苗膜相对透性、生长量、总糖含量和过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临床分级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以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人群为研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观测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thyroiditis,SAT)不同分期时的声像图特征,并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对SAT不同分期时的硬度进行分析,探讨超声
目的:探讨rhG-CSF对脑梗死后继发感染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rhG-CSF治疗组(分为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
目的:调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及变应原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对变应性鼻炎的积极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设计“哈尔滨市儿童呼吸道疾病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MetS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来自中国急性卒中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的数据   目的:调查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MetS(metabolicsy
目的:在已成功建立的吗啡成瘾大鼠模型上,观察乙酰胆碱(ACh)及其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对吗啡成瘾大鼠海马CA3区阿片受体样1(ORL1)受体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