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连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单一的三维编织技术往往不能满足复杂形状预制件一次编织成型,必须通过连接才能满足工程设计和整体性的要求。缝合连接三维编织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三维编织制作复杂形状异型件的局限性。本文主要研究了缝合连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着重对不同搭接长度,缝合密度及编织角对缝合连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并对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本课题设计并制作了四种搭接长度、三种缝合密度、两种编织角缝合连接、胶接以及整体编织的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试件。所有试件都是以三维编织玻璃纤维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RTM工艺制得的。实验结果表明,缝合连接试件与整体编织试件相比,弯曲强度下降了305~50%,弯曲模量下降了10%~30%。但与未缝合连接试件相比,弯曲强度提高了20%~50%,弯曲模量提高了5%~15%;搭接长度和缝合密度对弯曲强度和模量的影响较大,各种缝合密度试件的弯曲强度都是随搭接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试件编织角为35°时,搭接长度70mm试件的弯曲强度是随着缝合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搭接长度25mm、40mm、55mm试件的弯曲强度都是随着缝合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试件编织角为20°时,搭接长度25mm、40mm、55mm试件的弯曲强度变化规律与编织角35°相同。而搭接长度70mm试件却表现出随着缝合密度的增大,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编织角对搭接长度70mm缝合连接试件弯曲性能的影响很大,对于中密度和高密度缝合试件,编织角20°的弯曲强度比编织角35°大,而在低密度缝合试件中表现出相反的规律。本课题进一步对缝合连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时的受力状况与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不同的搭接长度和缝合密度对缝合连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的弯曲破坏模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有试件出现的弯曲破坏模式共两种,一种是在搭接面上发生分层断裂,另一种是在压头所在位置发生了塑性变形,与整体编织试件的弯曲破坏模式一样。
其他文献
为了在地面测量大型星载可展开反射面天线的电性能从而指导天线的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天线的零重力悬挂式展开实验。实验前需将天线悬吊到指定高度,并保证其起吊精度要求。天线
在自主研发的功能性纳米TiO2母液中加入乙二醇,经稀释、离心和接地消除静电后,通过在线添加技术注入酯化釜后低聚物管线注射系统,经原位聚合制得全消光聚酯(PET)及纤维.与半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需求,热冲压成形工艺所需的超高强钢板得到大量的应用。热成形下红热板料与模具之间的润滑问题非常重要,传统的油脂润滑剂不能实现有效润滑,而固体粉末
在实际生产中,熔体直纺111 dtex/144f涤纶全拉伸丝(FDY)的染色和外观毛丝是工艺控制的难点.通过相关的质量改进试验发现:生产111 dtex/144 f涤纶FDY时,控制组件压力在13.0~15.
振动试验是检验产品可靠性的主要手段,对设备、装置进行高频多维振动测试需要高频激振台来模拟实际高频振动激励。目前高频多维激振装置相当匮乏,一些简单的基于并联机构的多
钻杆排放系统又称自动排管机,它是井口机械化的主要系统之一,在钻井起下钻作业过程中,系统承担对管状类钻具行夹持、提升、下放、平移和回转等操作。   本文结合我国石油
活性染料浸染棉织物时,需要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以促进染料的上染,提高染料利用率。但大量无机盐的加入,不但增加印染厂的染色成本,而且无机盐排入到废水中后很难处理而造成严重的环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融合了纯电动汽车高效率、低排放和传统汽车动力性强、续航里程长的优点,已成为当前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最具市场前景的车
作为车辆的核心传动部件,变速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性能。近几年来,由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在换挡舒适性和传动效率上的优异表现,并且具有动力不中断换挡和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