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金融创新进程的推进,使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品种愈加丰富;收入和投资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居民家庭对金融资产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家庭金融选择行为愈加复杂,一系列相关问题也随之产生。对家庭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对居民家庭的投资组合提出科学建议,防范风险,有效实现投资目的。研究不同特征居民家庭的需求与偏好,有助于金融机构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金融创新,细分市场,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在宏观层面,家庭金融资产的流向能够反映居民对国家经济形势的预期,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可以视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信号反馈,从而有助于制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这些都是本文的选题意义之所在。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五个部分对我国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归纳了国外关于家庭金融资产主要研究成果,演绎出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基本因素,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其次,进行了数据的获得和整理,介绍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前人研究基础,建立的家庭金融资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据的整理和清洗。再次,在说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特点、要求和理论模型后,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数据结构,建立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分别从高流动性和低流动性这两种金融产品投资状况分析了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特点。研究发现,决定家庭金融投资最关键的因素是行为特征和财富水平;我国居民家庭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自身需求判断不准确,家庭金融投资存在“羊群效应”;我国居民家庭在比较乐观时对低流动性收益的偏好要高于相对悲观时。在选择不同种类的家庭金融资产时,我国居民家庭存在偏好性:高流动投资偏好现金,低流动性投资偏好证券类。最后,根据上文的分析结果,在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金融机构和服务的创新方向、政府对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的教育引导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