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枕叶癫痫的致痫网络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立体定向脑电图(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支撑的多模态癫痫术前精准评估体系,经多学科讨论及高频致痫指数算法(High frequency epileptogenic index,HFEI)识别枕部以及枕外区域的致痫区,并采用幅度相干性算法(Magnitude squared coherence,MSC)计算致痫区之间的连通性,将枕叶癫痫的致痫网络进行分类,研究不同致痫网络亚型的临床特征、传播特点以及外科治疗的疗效。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癫痫多模态术前精准评估并应用颅内深部电极验证为枕叶癫痫的10例患者,纳入患者资料包括详细的病史、癫痫序列MRI、PET-CT、VEEG、影像后处理图像以及神经心理学检测等。对SEEG数据的分析基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提出的HFEI,根据临床医师的综合分析并结合HFEI定位患者致痫区,将致痫区局限在枕叶内定义为纯枕叶型,累及枕叶和颞叶定义为枕颞型,累及枕叶和顶叶定义为枕顶型,采用MSC分析致痫区之间的传播,纳入患者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外科干预(包括单纯致痫区切除术、致痫区切除术+横纤维离断术、射频热凝术)。术后随访6月以上,预后评估采用Engel分级,定义EngelⅠ级为预后良好,EngelⅡ-Ⅳ级为预后不良。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10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50%),女性5例(50%);⑴10例患者均行颅内电极植入术,植入电极总数为72根,去除坏损电极3根,平均有效电极为6.9±1.37根;植入导联总数为932个,去除坏损导联34个,平均89.8±22.04个。所有导联行HFEI计算,所得致痫导联记为P,其他导联记为N,算法得致痫导联共85个,专业电生理医师综合分析判定致痫导联共119个,HFEI算法平均敏感度为39.01±7.83%,平均特异度为95.22±2.43%。⑵单个患者及10例患者MSC分析均符合PP值最大,PN值次之,NN值最小,显示出致痫电极之间的连通性最强,致痫电极与非致痫电极之间连通性次之,非致痫电极之间连通性最弱,表明了致痫区与周围脑区连通性增加的可能性。⑶网络分析结果:其中纯枕叶型网络患者2例,涉及致痫结构包括舌回、梭状回、距状裂、楔叶,具有较高的HFEI值,外科治疗后1例预后良好,1例预后不良。枕颞型网络患者6例,致痫结构包括梭状回、枕外侧回、海马头、海马体、海马尾、颞上回、颞下回,传播为梭状回→枕外侧回→颞叶,3例预后良好,3例预后不良。枕顶型网络患者2例,致痫结构包括梭状回、枕背外侧回、辅助运动区、楔前叶、后扣带回,传播为梭状回→枕背外侧回→楔前叶→辅助运动区或后扣带回,2例均预后良好。结论:1.枕叶癫痫的致痫网络有三个类型,包括纯枕叶型、枕颞型及枕顶型,分别代表早期致痫网络局限于枕叶内,向腹侧传播型及向背侧传播型。2.在枕颞型癫痫的早期传播中,梭状回与枕外侧回是重要的网络节点;而在枕顶型中,梭状回与枕背外侧回是重要的网络节点。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无创定量评估伴有颈部淋巴结增大的川崎病(NEKD)与细菌性淋巴结炎(BCL)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弹性,分析实验室指标参数与弹性值的相关性,探究SWE在早期诊断KD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2例有发热和颈部淋巴结增大症状就诊并收住我院儿科的患儿,收集并记录其一般资料,血清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谷丙转氨酶(A
目的:研究循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1-7)]、25羟维生素D[25(OH)D]、25羟化酶、1α-羟化酶、24羟化酶水平与儿童直立不耐受(OI)的相关性;探讨ACE2-Ang(1-7)-Mas轴与维生素D(VD)在儿童OI中的调控作用,旨在为儿童OI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因晕厥或晕厥先
目的:通过测定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水平,了解KD患儿体内氧化应激状况,探讨血浆8-iso-PGF2α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心血管科
目的:探讨Jelleine-Ⅰ(J-I)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对外阴阴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效果,并探索抗菌肽J-I及其类似物的抗菌机制。方法:采用传统的固态合成法合成J-I,并对J-I的氨基酸残基及侧链进行修饰改造,合成了一系列类似物(1#、2#、3#、4#、5#、6#、7#、8#、9#、10#)。选用外阴阴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菌,如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大肠杆菌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体重指数(BMI)、促甲状腺激素(TSH)、胰岛素抵抗(IR)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代谢谱的影响。分析代谢组学海量数据,寻找代谢谱差异明显的PCOS患者分组,比较不同分组PCOS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为临床制定精准化干预方案、预测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HPLC-Q-TOF MS)技术对62例PCOS患者的血清标
背景:膈膨升是一类因膈肌抬高影响呼吸功能的疾病,在小儿和成人中均可发生。传统的开放手术将膈肌切开后进行折叠,这种手术方式曾被认为是标准手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胸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为治疗膈膨升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目前仍缺乏微创手术术后的远期效果评估。在我们的研究中,使用了一种新型缝合方式—连续降纬法缝合,并且评估了这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1、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收集筛选文献,评估了开放手术(
目的:探讨控制性卵巢刺激过程中应用卵泡期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PPOS)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在卵巢不同反应患者中的临床特征,为控制性卵巢刺激前卵巢反应性的判断及合理选择助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第一次行IVF/ICSI-ET助孕的患者资料共1457例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卵泡期高孕
目的:分析初产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行会阴侧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并构建初产妇阴道分娩时是否需行会阴侧切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1333例单胎、头位、顺产、初产妇的病例资料,根据分娩过程中是否行会阴侧切术分为会阴侧切组(645例)和未侧切组(688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自身情况、胎儿情况、产时情况、产后情况及助产士工作年限等其他情况
目的收集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探讨血清铁代谢指标、膳食中铁摄入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四大数据库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的英文文献。收集评估血清铁代谢指标、膳食铁摄入指标及补充铁和GDM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或病例
针对基于最小项的近似计算技术不适合解决大规模电路面积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乘积项和逻辑覆盖的电路面积近似计算技术优化算法.利用基于乘积项的多数覆盖技术实现近似逻辑函数搜索,用逻辑覆盖不相交运算实现近似函数错误率计算,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输入变量增加和最小项数量激增导致算法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工作的问题.文中算法用C编程并经MCNC测试电路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可实现大电路的面积优化,且具有运算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