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一直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论无史”,在对于宗教史方面的研究上留下了空白。那么,恩格斯到底有没有关于基督教理论化原因的直接认识和具体论述,如果有,我们又应该怎样对之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分析?从马克思、恩格斯大量关于基督教论述的片段中,我们如何梳理出基督教理论化原因?恩格斯论述基督教理论化原因的基本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当代宗教问题有何启发?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留下了一部分关于基督教早期历史和基督教本质的片断性论述和专门论著——虽然马克思关于基督教问题的研究侧重在“论”的层面,对于“史”研究不够,但是,恩格斯晚年通过几部专门著作开展了对于基督教早期历史的研究,所以,研究恩格斯对于基督教理论化原因的认识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恩格斯认为庸俗化后的希腊罗马哲学随着理性的衰落难以扣动大众的心弦,而庸俗哲学的一神论恰巧与犹太教的一神信仰达成默契,为了能够让罗马哲学吸引群众,犹太宗教便成为了媒介,欧洲世界将希腊罗马哲学附加给犹太宗教,这就一方面使希腊罗马哲学成果得以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催生了基督教,并满足了基督教自身的理论建设需要。恩格斯认为,罗马帝国的物质和精神现状决定了基督教必然走向理论化道路,群众运动的本质要求基督教从宗教实践走向理论建设,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扶植必然导致基督教的理论化发展。恩格斯甚至认为希腊民族精神的最高代表哲学从一开始便是在寻找“无限多样性的统一”,是表达着理性原则的“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①。崇尚理性的希腊罗马社会在晚期希腊哲学时代出现了理性的衰落,这一方面为基督教的立足和发展开辟了空间,另一方面作为精神世界主导极之一的理性必然开始与另一主导极宗教信仰进行冲突与融合,使基督教得以吸收希腊罗马哲学获得理论化发展。恩格斯曾指出,在基督教的初创时期,各式各样的宗教组织和派别在思想领域进行着达尔文式的竞争,数以千万的宗教宣教人士和预言者在当时的精神荒漠上创造出无数的宗教上的新事物。但在宗教式的群主雄逐鹿历史大舞台上,只有基督教和基督教的创始人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笑到了最后,并成为了后期历史的至尊,他们获胜的法宝便是其自身理论化建设的完成。 总而言之,恩格斯在论述基督教乃至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时的基本观点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客观地对待宗教。这对于当代中国处理好宗教问题有着巨大启发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党和政府认识对待宗教的根本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