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论基督教走上理论化道路的原因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一直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论无史”,在对于宗教史方面的研究上留下了空白。那么,恩格斯到底有没有关于基督教理论化原因的直接认识和具体论述,如果有,我们又应该怎样对之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分析?从马克思、恩格斯大量关于基督教论述的片段中,我们如何梳理出基督教理论化原因?恩格斯论述基督教理论化原因的基本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当代宗教问题有何启发?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留下了一部分关于基督教早期历史和基督教本质的片断性论述和专门论著——虽然马克思关于基督教问题的研究侧重在“论”的层面,对于“史”研究不够,但是,恩格斯晚年通过几部专门著作开展了对于基督教早期历史的研究,所以,研究恩格斯对于基督教理论化原因的认识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恩格斯认为庸俗化后的希腊罗马哲学随着理性的衰落难以扣动大众的心弦,而庸俗哲学的一神论恰巧与犹太教的一神信仰达成默契,为了能够让罗马哲学吸引群众,犹太宗教便成为了媒介,欧洲世界将希腊罗马哲学附加给犹太宗教,这就一方面使希腊罗马哲学成果得以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催生了基督教,并满足了基督教自身的理论建设需要。恩格斯认为,罗马帝国的物质和精神现状决定了基督教必然走向理论化道路,群众运动的本质要求基督教从宗教实践走向理论建设,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扶植必然导致基督教的理论化发展。恩格斯甚至认为希腊民族精神的最高代表哲学从一开始便是在寻找“无限多样性的统一”,是表达着理性原则的“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①。崇尚理性的希腊罗马社会在晚期希腊哲学时代出现了理性的衰落,这一方面为基督教的立足和发展开辟了空间,另一方面作为精神世界主导极之一的理性必然开始与另一主导极宗教信仰进行冲突与融合,使基督教得以吸收希腊罗马哲学获得理论化发展。恩格斯曾指出,在基督教的初创时期,各式各样的宗教组织和派别在思想领域进行着达尔文式的竞争,数以千万的宗教宣教人士和预言者在当时的精神荒漠上创造出无数的宗教上的新事物。但在宗教式的群主雄逐鹿历史大舞台上,只有基督教和基督教的创始人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笑到了最后,并成为了后期历史的至尊,他们获胜的法宝便是其自身理论化建设的完成。  总而言之,恩格斯在论述基督教乃至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时的基本观点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客观地对待宗教。这对于当代中国处理好宗教问题有着巨大启发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党和政府认识对待宗教的根本性原则。
其他文献
明万历年间,广东商人在广西平乐县建立了第一座粤东会馆,此后粤东会馆随着粤商们的足迹遍布广西,并成为境内建造与现存数量最多的会馆建筑。粤东会馆最初是为同乡同行业者于
作为公共权力的主要作用对象、作为规范和评判公共权力的价值维度,“公共利益”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社会民主化理念不断加强,公民维权意识日
伴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成了中职教育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职教育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举措。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必将为我国职业
马克思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对以往哲学家的人的本质思想进行了批判、超越,另一方面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