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协议制度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继承权的赋予和抛弃为主要内容的继承协议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但是因为该制度的规定和传统的遗嘱理论冲突,导致其在自己的发展和完善的道路上十分艰辛曲折。伴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在继承习惯改变、立法背景变动、实现法律价值的侧重点等多种情况变化的影响下,在全世界法学界形成了关于继承协议的三种不同的立法态度,即肯定立法、否定立法以及折中立法。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对继承协议制度起源、发展、进步、完善等方面学界现存的不同立法态度和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力求深入了解,以法学理论为出发点并结合司法实践获取在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适合我国发展状况的立法构想,弥补现行继承法存在的真空地带。笔者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继承协议制度进行了论述。首先,论述了继承协议的一般理论,包括继承协议的概念,继承协议的法律特征及其历史沿革;其次,对国外现存的三种继承协议立法例进行比较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借鉴持肯定立法态度国家的具体立法规制,提出在我国构建继承协议制度的构想。接下来,对我国建立继承协议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本章将继承协议制度与遗赠扶养协议和共同遗嘱进行对比,论证遗赠扶养协议与共同遗嘱制度的缺陷,并结合我国传统继承习惯与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分析我国建立继承协议制度在实践上的可行性。在文章的最后,主要论述了在我设立继承协议制度具体实施的立法构想。本文将我国的现实情况需求及继承习惯和国外相关立法结合,量身定做,提出了在我国设立继承协议制度方面的立法建议,用以弥补相关立法方面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民众设立继承协议行为的同时也为司法审判工作提供一定法律依据。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占中国的面积超过一半以上,农民有7亿多人,因此农村在中国的地位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中国的城乡差距明显,城乡差距大,乡村的发展远不如城市,因此我
引入新型、大容量的独立汇接局可以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增加网络安全性,并且使得网络结构更趋于清晰、合理,业务的提供能力得到增强。结合江苏省独立汇接局的建设,对于独立汇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并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内容丰富,既有
根据传输方式以及接入技术的不同,介绍了BOSS(businessoperationsupportsystem)营业厅的几种接入方案,并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对各种方案进行了适用性阐述,旨在对移动运营商的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采用SCL-90量表对青海高校417名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客观评定。根据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对男生和女生、青海籍和外地籍、城镇和乡村或牧区、汉族
质询最早起源于拥有“议会之母”之称的英国,最初目的只是为了制衡王权;在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之后,以公民能够表达自己诉求、参与政治为特征的质询权出现,并成为议会对政府进
学位
行政裁量在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戴维斯教授曾在其《裁量正义》一书中说过:行政裁量是“行政过程的生命之源”。在理论上,近年来有大量学者对行政裁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