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SCL-90量表对青海高校417名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客观评定。根据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对男生和女生、青海籍和外地籍、城镇和乡村或牧区、汉族和少数民族、生物和地理专业、18-19和20-25周岁、一年级和四年级等大学生群体进行比较,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情况,得出不同群体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表明:
(1)大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青海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外地籍大学生。(3)城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农村或牧区大学生。(4)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优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5)生物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地理专业的大学生。(6)18-19周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20-25周岁大学生。(7)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四年级大学生。
将青海高校417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正常人常模、全国大学生旧常模和全国大学生新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青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值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全国大学生旧常模和全国大学生新常模,说明青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
因此,针对青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可行性对策是很有必要的。文章结合青海高校实际情况,从青海高校全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策略和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