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及意义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LE(lupus erythematous,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70-85%的患者具有皮肤症状。根据临床表现(特别是皮肤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分为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系统性红斑狼疮)和CLE(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皮肤型红斑狼疮)。SLE免疫异常表型十分复杂,但不可否认,各种因素导致的多种免疫细胞免疫调控异常均可共同诱导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的形成,并成为导致器官损害的基础。CLE发病同样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目前认为紫外线、角质形成细胞凋亡、B细胞高反应、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活化及其相互作用构成CLE发病的主要机制,这些免疫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自身抗体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靶组织并最终导致损伤。细胞因子是SLE和CLE中免疫细胞介导炎症的重要介质,参与了免疫过程各个环节,是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重要效应物质,在炎症形成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类型的LE可能具有不同的细胞因子参与。除B细胞、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外,Mo/Mφ(monocytes/macrophages,单核-巨噬细胞)也是多种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研究发现Mo/Mφ活化与LE发病密切相关,但Mo/Mφ在LE中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为了进一步明确何种免疫因素在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红斑狼疮的免疫状态有何区别,探讨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寻找诊断与治疗的靶点,需要对不同类型红斑狼疮体内细胞因子表达模式进行评估并分析致病因子与临床的关联性。方法我们的研究选取了20个来源于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Mo/Mφ的细胞因子,共纳入96例患者(15例DLE,34例SCLE,47例SLE),24例正常献血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半定量测定血清中相关的细胞因子,并采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法)对显著升高的有意义因子进行定量验证,同时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分析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SPSS17.0比较上述因子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在四组间的差异,分析有意义因子与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的关联性。主要研究结果:1.蛋白质芯片与elisa两种检测方法所得检测值具有极显著相关性:il18(r=0.702,p=0.000);mif(r=0.522,p=0.000);mip1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1α,巨噬细胞炎症因子1α)(r=0.824,p=0.000)。2.不同临床类型的红斑狼疮具有不同的细胞因子表达模式:与正常对照相比,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显著升高,不同临床类型的红斑狼疮具有不同的细胞因子表达模式,分别为:dle患者血清中il-18(p=0.005),mif(p=0.000),il-17(p=0.00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cle患者血清中il-6(p=0.004),il-10(p=0.000),il-18(p=0.000),mif(p=0.000),il-17(p=0.000),il-23p19(p=0.001),tnf-a(p=0.006)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le患者血清中il-6(p=0.006),il-10(p=0.000),il-18(p=0.000),il-17(p=0.000),tnfα(p=0.006),mif(p=0.000),mip-1α(p=0.000),il-23p19(0.000),ifn-γ(p=0.003),mdc(p=0.008),ifn-α(p=0.02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类型红斑狼疮其炎症因子水平有差异:通过分析疾病组中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的因子发现il-6(p=0.047)、il-18(p=0.002)、mif(p=0.002)、mip-1α(p=0.026)在dle、scle、sle三组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il-17在各型le中均显著高表达,其中sle与scle中il-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dle,表明il-17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不同类型le炎症形成,其表达水平在dle与scle中差异显著,我们推测il-17可能成为皮肤型红斑狼疮的分型指标,th17细胞可能对dle向sle的转化产生促进作用。5.elisa方法进一步证实mo/mφ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存在差别:通过elisa实验对发现:mif(p=0.001)、il18(p=0.005)、mip1-a(p=0.005)在dle、scle、sle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sle组细胞因子表达具水平较scle及dle更高。其中,dle与scle相比较,mif(p=0.811)、mip1-a(p=0.9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炎症因子表达与临床相关性分析:il-18及mif表达水平在经激素治疗大于3个月的sle患者血清中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01);sle患者24h尿蛋白量越高,其血清中il-18的含量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sledai(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diseaseactivityindex,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及ana滴度越高,其血清中il-18的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血清水平与c3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75,p=0.024),il-18血清水平与激素治疗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465,p=0.002)。结论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红斑狼疮具有不同的细胞因子表达模式,炎症反应程度按照DLE、SCLE、SLE的顺序呈递进关系;所检测20个细胞因子中IL-6、IL-18、MIF、MIP-1α显著地参与了红斑狼疮的发病,其中IL-18、MIF同时参与了DLE、SCLE、SLE三者的发病过程,MIP-1α相对独立地参与SLE的疾病过程;IL-17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不同类型LE炎症形成,其表达水平在DLE与SCLE中差异显著,我们推测IL17可能成为皮肤型红斑狼疮潜在的分型指标;IL-18与激素治疗反应具有明确相关性,可能成为SLE治疗反应的一个生物学标记。上述因子均可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我们推测巨噬细胞活化较B、T淋巴细胞异常在SLE的疾病进程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宫腔镜辅助下诊刮联合盆腔MRI预测I期低危型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  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 12月收治的手术病理分期为I期子宫内
【摘 要】随着幼儿双性化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幼儿双性化教育成为目前儿童性别教育的主导倾向之一。本文就十年来国内双性化教育研究发展历程、研究内容、研究者职业、幼儿双性化教育的研究动向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综述。  【关键词】幼儿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人格 性别认同 教育时机  “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性别角色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双性化
目的:比较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对眼前节参数的生物学测量结果,以评价IOLMaster在眼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为其在临床及科研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