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几种酚类污染物在石墨烯上的转化与降解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二维碳纳米材料,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强的可修饰能力,在环境领域中主要被用作吸附剂或催化剂的载体,富集或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石墨烯纳米材料除了能够强烈地吸附污染物外,其本身也具有催化活性,可以使一些被吸附的污染物发生转化与降解,从而改变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赋存形态和环境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会导致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吸附实验数据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也会给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环境风险评价带来不确定因素。但由于石墨烯纳米材料出现的时间较晚,目前关于自然环境中石墨烯纳米材料促进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研究还非常少。  本论文采用Hummers和热还原的方法分别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利用批实验方法研究了它们对几种酚类污染物转化与降解行为的影响。通过污染物性质的对比、溶解氧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光谱,初步总结出了石墨烯纳米材料促进酚类污染物转化与降解的规律,并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微观机理。本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考察了对苯二酚在石墨烯上的转化与降解行为,结果显示石墨烯可以显著促进对苯二酚转化成对苯醌。36h内对苯二酚的降解率为76%,其降解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石墨烯的浓度和溶液pH值都会影响对苯二酚的降解。石墨烯的活性边缘和缺陷位点以及其优良的电子传递能力是导致对苯二酚降解的关键因素,溶解氧可以与石墨烯的边缘和缺陷位点作用生成活性氧中间体,这些活性氧中间体与对苯二酚反应生成半醌自由基,半醌自由基则进一步与溶解氧反应生成对苯醌;  2.酚类污染物在石墨烯上氧化降解的难易程度与其取代基团的电子效应密切相关。所选五种酚类污染物在石墨烯上降解从易到难的顺序为:4-甲氧基酚>4-甲基酚>苯酚>4-氯酚>4-硝基酚。由于酚的氧化反应是一个失电子过程,因此取代基的供电子能力越强,酚类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降解;反之,如果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酚类污染物越难被氧化降解。该降解顺序与这些酚类污染物Hammett常数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Hammett常数可以作为一个指示因子来反映酚类污染物的降解趋势。另外,环境中的Fe3+与石墨烯存在协同作用,它能显著促进五种酚类化合物在石墨烯上的降解。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光催化剂在整个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各国学者对性能优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展开了详尽的研究。鉴于近年来高效催化的光纤反应器的初步研究,本课题主要致力于涂层与光纤载体的结合性的研究,通过浸渍涂覆方法制得具有一定的牢固度,稳定性好,能够用于处理气态、液态的有机物及部分无机物的纳米TiO2光纤涂层,为设计高效光催化反应器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加入粘结剂、分散剂、调整固相含量等
柱撑蒙脱石多孔材料是指利用蒙脱石矿物层间离子或分子的可交换性,通过化学改性方法将有机离子或无机聚合羟基离子引入蒙脱石层间域,撑开矿物层间而形成二维纳米多孔材料。该材
纳米晶Cu/Ni体系中Ni元素含量的改变,可以对磁性、硬度、杨氏模量等特性进行调节。由于Cu/Ni合金结构具有防腐蚀、抗污、电催化,高抗拉强度、耐磨等特性,使得Cu/Ni合金在表面涂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某单位办公楼二层超高、大跨度结构混泥土梁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案、架体构造、安全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对底层支撑加固处理措施,以供同行
该文研究了蒙脱土对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改性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蒙脱土在二元组分中的作用机理,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采用十六烷基三甲
本文概概述了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制备技术和应用前景。并以ZnSO_4.7H_2O和NH_4Al(SO_4)_2.12H_2O为主要原料,NH_4HCO_3为沉淀剂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Al_2O_3,含量为2.5wt%的ZnO/Al_2O_3,超细复合粉末;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对复合粉末进行H_2气还原处理:分别以ZnO/Al_2O_3复合粉末、还原ZnO/Al_2O_3复合粉末、纳米ZnO与纳米γ-
相比于传统氧化沟,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 withVertical Circle,简称IODVC)采用上下沟道的立体循环结构形式,且与固液分离区一体化,实现了沉淀污泥自
本文以中间相碳微球为碳前驱体材料,采用水基流延工艺成型,通过金属搀杂和液相强化烧结制备了高性能、低孔隙率的碳材料层板,并系统的研究了在烧结过程中金属搀杂物对碳材料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是一种温室潜势298倍于CO2的温室气体,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土壤,尤其是农田土壤是N2O的重要源和汇。随着化学氮素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