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白山西坡在海拔1900~2200m表现为亚高山森林和高山苔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是生物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亚高山森林—高山苔原带中的岳桦—苔原过渡带作为生态交错带一个重要的类型,是长白山独特的景观带,对该区植被分布的研究,以及分析它们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可以深入揭示其生命活动规律。这些研究不但为植被调查提供基础资料,而且为长白山植被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根据长白山西坡亚高山—高山带的实际情况,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样方法对研究区植物进行调查,明确长白山西坡亚高山—高山带不同海拔植物群落的类型与植物群落的组成,从植物重要值角度对不同植物种群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某一群落优势种在同一海拔不同群落中的重要值,从而进一步得出优势种随海拔高度分布规律。长白山西坡亚高山—高山植被物种较为丰富,随海拔的变化,从低到高,依次表现为乔—灌—草、灌—草的分布特点。不同植被在不同海拔上表现为不同的组成格局,同一植被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也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随着海拔的升高,群落的组成、层次结构由复杂逐渐向简单过渡,而优势种也由多样向单一转变。岳桦作为唯一的乔木,多以幼苗为主。灌木层植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只有生活力较强的牛皮杜鹃大量繁殖,由低海拔到高海拔,表现为散生、群生、成片生长,以及在海拔2180m开始出现斑块状分布。草本植物的多度、盖度、高度以及物种多样性均随海拔升高而呈波动性下降。常见于针叶林和岳桦林下的小叶章,其生活力比其他植物要强,在长白山西坡由岳桦林一直上侵到苔原带,群聚度随海拔的变化与牛皮杜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