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香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香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提供新思路。
  方法:将所纳入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门诊的72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三香汤加味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炎的临床效果。
  结果:本研究共入组72例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共脱落5例,完成试验的病例共67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67例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等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1)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烧心、反酸、胃脘灼痛、嗳气反食、嘈杂易饥、心烦易怒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症状有所改善(P<0.05),胸骨后灼痛、脘腹胀满症状,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2)胃镜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胃镜下食管黏膜改善情况疗效优于对照组;(3)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结论: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三香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在改善症状、胃镜下食管黏膜情况方面,疗效优于雷贝拉唑,并且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版本),挖掘导师邓厚波副教授治疗胃痞病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从而总结导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为临床上治疗胃痞病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门诊系统,查找并收集邓厚波副教授在2019年3月到2020年10月间治疗胃痞病患者的资料(共434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通过运用此软件的临床采集、数据分析、统计报表等模块,分析出导师邓厚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分析总结得出中医慢病管理对MG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将2019.01-2020.01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门诊及疗区符合纳排标准的120例M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辨证论治,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慢病管理。两组患者均管理6个月,采用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许氏绝对评分及相对
目的: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何泽教授提出化痰温阳疏肝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观察和评价化痰温阳疏肝汤治疗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门诊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以化痰温阳疏肝汤口服,对照组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同时,两组患者都施以严格的基础治疗,
目的:本课题采用中药汤剂口服结合腹针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观察治疗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  方法:本研究选取72例符合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在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的治疗方案为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联合腹针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甲钴胺片0.5m
目的:通过探讨中医舌诊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患者电流感觉阈值测量(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结果的相关性,为舌诊在防治T2DM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上提供参考。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
学位
目的:将芪连消渴方应用于超重/肥胖T2DM病人,观察芪连消渴方对腹部内脏脂肪含量及血清Chemerin水平的影响,以此印证中医药在超重/肥胖T2DM治疗上的确切效果。  方法:收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门诊及疗区病人,对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进行糖尿病教育、相关知识普及以及相同的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组予以芪连消渴方(300ml水煎取汁,早晚各1次
学位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从而为该期患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有参考价值的客观依据,为临床防治提供思路。  方法:收集2019.02-2020.06期间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及疗区的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按统计学要求完成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核对和管理。整理后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的一般
目的:探讨以开郁泄热、化痰降浊为法,应用柴陈降浊汤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兼痰浊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72例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兼痰浊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治疗组36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上西药治疗(达格列净片),治疗组则在观察组基础上联合柴陈降浊汤治疗,疗程4周。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
目的:结合中医的基本原理,收集患者各种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证候的分布规律,将DPN各证候与其相关因素及相关检验指标进行比较,探讨各证候与其相关因素及指标间的关系,总结与证候间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0例患者,这些患者均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疗区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患者。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将选取的200例患者分为4个
目的:观察消渴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T2DM合并失眠(气阴两虚挟痰瘀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T2DM合并失眠时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法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成功入组的72例T2DM合并失眠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给予消渴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时间均为4周。监测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