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孤养—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探讨参味宁郁片治疗抑郁症的机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目前是全世界致残的主要负担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有单胺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可塑性假说、炎症反应等。有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控制神经生长及传导的重要成分。然而在应激刺激下,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都转换为促炎状态,通常会激活神经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这一过程会损害神经传导及突触间的连接,使神经可塑性功能降低。慢性应激模型会导致神经元树突的长度及分支损伤,以及内侧PFC锥体神经元棘突触的数量和功能下降。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多具有起效慢、缓解率低、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等缺点。参味宁郁片作为国内首个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治疗抑郁症的纯中药小复方制剂,可以调节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的免疫炎性反应。临床试验证实该药对于治疗气阴两虚型抑郁症有显著疗效。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孤养结合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在评价其抗抑郁药效的基础上对该药的抗抑郁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基于孤养结合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验证参味宁郁片的抗抑郁药效;基于孤养结合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探讨参味宁郁片的抗抑郁机制。第一部分:基于孤养-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验证参味宁郁片的抗抑郁药效目的:建立经典的孤养结合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通过体重检测、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来整体评价参味宁郁片的抗抑郁药效,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实验开始前先进行旷场实验,选出行为学合格的实验大鼠,分为正常、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参味宁郁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孤养结合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并在造模期间持续给药,在实验的第0天、7天、14天、21天分别进行体重检测、糖水偏好、旷场实验。评价参味宁郁片对该模型引发抑郁行为的药效作用。结果:1、在体重检测方面,造模前各组动物体重并无明显差异,在造模第21天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体重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氟西汀组、参味宁郁高、中、低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2、在糖水偏好实验中,各组动物在实验开始前的糖水偏好率基本一致,在造模第21天时模型组的糖水偏好率低于正常组,但未体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与模型组相比糖水偏好率均有所增加,其中盐酸氟西汀组及参味宁郁低剂量组体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P<0.05)。3、在旷场实验中,各组动物在实验开始前旷场各指标基本一致,在造模第21天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总路程、总跨格数、站立次数、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等指标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盐酸氟西汀组及参味宁郁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在总路程、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及站立次数三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参味宁郁片能够显著改善由孤养结合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引起的体重减轻、快感缺失及运动量降低等抑郁症状,具有较好的抗抑郁药效。第二部分:基于孤养-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探讨参味宁郁片的抗抑郁机制目的:以胶质细胞激活-神经元损伤为切入点,研究参味宁郁片对过度激活的胶质细胞及其诱导的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神经元结构的保护作用,以此探索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对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的免疫组化实验、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C3/GFAP免疫荧光双标、神经炎性指标NF-κB p65、TNF-α、IL-1β的Western blot实验,共同探索参味宁郁片对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及神经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2、通过对大鼠海马区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对神经元细胞核标记物Neun、神经突触结构稳定性指标MAP2、突触密度指标PSD95的免疫荧光单标实验,共同探索参味宁郁片对神经元结构的保护作用。结果:1、在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免疫组化实验中,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阳性细胞数目有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阳性细胞数均呈降低趋势,其中参味宁郁高剂量组降低较为明显,但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2、在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C3/GFAP免疫荧光双标实验中,正常组的C3/GFAP共表达较弱,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共表达较强(红绿荧光叠加,图像上呈黄色,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阳性荧光共表达均有所降低,其中参味宁郁高、中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在神经炎性指标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的NF-κB p65、TNF-α及IL-1β神经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氟西汀及参味宁郁高、中剂量组均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4、在大鼠海马区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中,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正常组神经元层次清晰,结构排列紧密,核仁清晰,细胞簇胞浆呈淡红色,模型组和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改变,如神经元细胞核发生了裂解、固缩,并且细胞质与细胞核的边界处不清晰,海马体的组织结构出现了松散,神经及胶质细胞发生了肿胀、排列紊乱等现象。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在21天给药干预后,上述的病理现象均有明显改善。5、在神经元细胞核Neun、突触结构稳定性指标MAP2及突触密度指标PSD95的免疫荧光单标实验中,结果显示,各组之间的神经元细胞核数目并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MAP2及PSD95的荧光强度表达较弱,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两指标的阳性荧光表达均有所增强,其中盐酸氟西汀及参味宁片郁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参味宁郁片在孤养结合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中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效果,通过对胶质细胞激活、神经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起到保护神经元结构的目的,为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IL-21与IL-15都属于共同γ链受体细胞因子,两者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多个细胞系的发育、增殖、生存和分化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近来,关于IL-15和IL-21的研究多集中在抗肿瘤免疫中,IL-21还在抗病毒领域备受关注。作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5和IL-21在移植免疫领域中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关于IL-15和IL-21在移植排斥和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多与CD8+T细胞的功能相关。本研究结
学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导致的急性消化道出血事件是临床常见急重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PCI术救治的最终效果和患者的远期预后。目前临床治疗PCI术后消化道出血存在减停抗栓药物易引起支架内血栓形成,常规消化道出血防治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安全性存在质疑,PPI与氯
学位
研究背景:前列腺癌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全球癌症统计显示前列腺癌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26%,位居首位。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快速增加,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报道前列腺癌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男性恶性肿瘤,位居发病率第六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的重点。对雄激素敏感是前列腺癌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
学位
目的:筛选芍藤方的优选提取方式,探索芍藤方对NO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烘干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赤芍、大血藤等8味中药进行质量检测,质量检测合格后,以全方水提工艺、70%乙醇提取工艺、水提醇沉工艺分别对芍藤方进行提取,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干燥,获得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芍药苷为参考指标,对三种提取物进行检测,通过峰面积值判断不同提取方法
学位
研究背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可造成月经紊乱、生育力低、围绝经期症状、骨质疏松、远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等危害,其防治一直是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在改善卵巢功能及提高妊娠率上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大多数中医药研究将治疗时间设置在3个月(3个月经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体现临床上中医药干预时间在本病不同阶段改善卵巢
学位
针刺治疗疼痛类疾病的疗效已在国内外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认可,其作用机制也一直是针灸学术研究的热点。针刺镇痛的现代基础研究较多聚焦于神经系统:针刺所产生的伤害性刺激信息通过感觉神经的传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通过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途径来实现对疼痛调控。有研究观察到与疼痛部位相同脊髓节段的低强度电针可通过脊髓闸门机制减少疼痛信息的引入,显著减轻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的疼痛并抑制异常肌电的放电频率。还有研究证实与
学位
目的:获得开封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研究分析其与人口因素的相关性,同时制定有效地预防措施,为降低本地区泌尿系结石发病和复发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1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样本,采用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来分析结石样本,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通过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方式收集450例患者资料,其中严格执行饮食预防指导的219例患者为
学位
背景汉麻,又名火麻、线麻、胡麻和野麻,其基原为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大麻科(Cannabaceae)大麻属Cannabis L.一年生雌雄异株草本植物。汉麻是我国的传统经济作物也是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其多个组织器官均可入药且具有不同的功效。汉麻种子入药,称“火麻仁”,具有润肠通便、活血同淋之功效;花入药,称“麻勃”,主治恶风、经闭和健忘;果壳和苞片入药,称“麻蕡”,有破积散脓
学位
1研究目的制定由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进行自我的报告的餐后不适综合征症状自评量表(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Symptom Self-assessment Scale,PDSS),并对制定的量表进行信效度考核。2研究方法PDSS的制定包括原始量表的制定、量表语言预调试、量表的预调查三个部分。①原始量表的制定采用了文献研究和改良德尔菲法的方法;②量表语言预调试采用了半
学位
研究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l syndrome,IBS-D)的临床疗效,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门诊、住院及内镜中心的IBS-D患者共66例。研究采用2:1的优效性临床试验原则,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复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