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特性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lin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比冲高、可靠性高及成本低等优点,在未来超声速导弹和冲压增程炮弹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影响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因素很多,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本文以CFD软件FLUENT为基础,并利用UDF进行了二次开发,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单燃烧室和双燃烧室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一、根据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动及燃烧特点,建立了燃烧室内复杂湍流流动及燃烧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PE的热分解和化学反应机理,建立了固体燃料燃速数值计算模型和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5组分、两步化学反应模型,燃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二、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PE在典型单燃烧室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固体燃料内径、来流总温、燃烧室入口直径、固体燃料长度以及掺混板高度对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燃烧室内流场结构及主要参数分布。结果表明,固体燃料平均燃速随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来流总温的增大呈指数递增,随固体燃料内径和长度的增大呈指数递减。燃烧室入口直径存在一最佳值使得平均燃速最大,大于或小于该最佳直径,平均燃速都将减小;补燃室燃烧效率随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固体燃料内径、燃烧室入口直径及掺混板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来流总温和固体燃料长度的增大而减小。  三、提出一种带中间隔板结构的双燃烧室设计思想,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PE在双燃烧室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固体燃料内径、中间隔板内径及其位置变化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后燃烧室内各存在一个回流区,前燃烧室内燃气质量加入增大了后燃烧室入口燃气质量流率,前燃烧室燃气燃烧提高了后燃烧室入口燃气温度,中间隔板使得燃气通道面积减小,后燃烧室及补燃室内燃气速度增大,湍流动能增大;前、后燃烧室内当地燃面退移速率变化规律与单燃烧室内一致,后燃烧室内当地燃面退移速率和平均燃速明显大于前燃烧室;双燃烧室内平均燃速随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增大呈指数递增,随固体燃料内径和中间隔板内径的增大呈指数递减。相对于前、后燃烧室等长情况,中间隔板位置小幅度前移或者后移均对增大平均燃速有利。双燃烧室结构时,补燃室燃烧效率随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固体燃料内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中间隔板内径的增大而减小;与单燃烧室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相比,当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固体燃料内径较小时,单燃烧室结构补燃室燃烧效率较高;当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固体燃料内径较大时,双燃烧室结构补燃室燃烧效率较高。  四、以典型双基推进剂为点火药,设计了中心锥火药式点火器,试验表明,该点火器工作可靠,点火时长可调,点火期间引起的燃烧室压强峰较低,且对于不同的来流工况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分别设计了单、双燃烧室两种结构试验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利用中心锥火药式点火器、燃烧中止及气流转换系统,对以PE为燃料的单、双燃烧室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特性进行了直连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双燃烧室两种结构下,PE平均燃速均随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突扩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固体燃料内径的增大而减小。双燃烧室结构时,后药柱当地燃面退移速率和平均燃速明显大于前药柱。两种结构燃烧室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燃烧室相比,双燃烧室内PE平均燃速增大了20~23%,补燃室温度升高了约200K,补燃室燃烧效率提高了约4%,双燃烧室结构燃烧性能明显优于单燃烧室。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固体燃料平均燃速最大误差不超过9.8%;补燃室温度最大误差不超过6.5%。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仪器测控领域,嵌入式系统与当前智能控制、网络等新技术进一步融合,由此形成了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等功
分离模块航天器是分布式航天器系统的创新应用,主要通过分离模块协同工作实现复杂大卫星的功能,既降低了整体式航天器的集中风险,又大大提高了其在轨运行的灵活性。为完成相
未来的卫星编队将会包含更多的个体卫星从而在文中被称为编队星群。随着编队中卫星数目的增加,星群协同飞行的相对轨迹最优控制问题将变得越来越复杂。考虑星群加权燃料消耗的
稳定、高效的燃烧是超燃冲压发动机面临的关键问题。新兴的等离子体流动燃烧控制技术性能优越,在改善流场、促进燃烧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故本文针对带横向燃料喷流及凹腔
学位
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圆的复习课”.课中我设计了“温故知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好题分享”几个环节,教后得到了较好的评价.回顾设计与执教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
动态信号分析仪一直都被作为电子设计、振动及模型分析、声学测试的主要测量仪器工具。它一般适用于100kHz以下时/频域信号的实时处理及显示,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被测信号所代表物理量的特性。本课题基于Windows 7操作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环境,使用开源跨平台的界面工具库wxWidgets进行动态信号分析仪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根据动态信号分析仪软件的仪器模式及操作应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