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采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的24例患者,手术时年龄从5岁-14岁,从受伤到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5年,所有病例的治疗方法均应用阔筋膜替代环状韧带重建肱桡关节,术时并未行尺骨截骨,术后应用钢针固定肱桡关节,以利复位的稳定性。手术步骤:仰卧,肘胸前手术切口,自后方肱桡关节近端2cm,沿肱桡关节斜向尺骨嵴,长5-7cm,暴露出肱桡关节,去除夹在肱桡关节之间,影响桡骨小头复位的软组织,暴露向前脱位的桡骨小头,进行复位,复位多不稳定,需要行近端桡尺关节分离,此时复位稳定性增加,切取大腿阔筋膜长10cm,宽0.8cm,光滑面向外折叠制成韧带,尺骨嵴平桡骨颈水平应用直径3.5mm钻头钻二孔,将制成的环状韧带经过二孔环绕桡骨颈,在合适张力条件下固定,此时桡骨头不再脱位,再应用直径2.0mm的克氏针经肱桡关节固定,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锻练肘关节功能。重点分析了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获有效随访11例,平均随访年限5年9月(5—7年)。其中6例有不同程度的旋转功能受限现象,平均旋转受限69°,旋前平均受限33°,旋后平均受限36°,屈伸受限4例,其中伸直受限平均21°(10°—45°),屈曲受限不甚明显,半脱位2例,暂时性桡神经损伤1例。X线表现:半脱位2例,韧带环绕桡骨颈明显变细2例,肱桡关节钢针断裂4例。结论大龄儿童13岁以上的桡骨小头脱位,脱位时间大于2年以上,应慎行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手术。重建的环状韧带可能是影响桡骨颈发育及关节功能的因素之一。取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效果可靠,但增加了创伤。可考虑应用肱三头肌腱膜或前臂深筋膜替代环状韧带。桡骨小头脱位重建环状韧带后出现前臂旋转功能和肘关节功能的损伤,发生率较高,减少桡尺关节的分离,重建环状韧带张力合适,术后肱桡关节不做钢针固定或减少固定时间至3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手术疗效。脱位时间长,做尺骨截骨延长或桡骨短缩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