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滇重楼(多茎)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明确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和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差异,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HPLC、UPLC-Q-TOF-MS技术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和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采用RT-PCR技术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甾体皂苷合成代谢途径中SQS、SE、CAS甾体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进行研究,并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与SQS、SE、CAS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含量的方法,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含量及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在1.24%~6.24%,显著高于《中国药典》重楼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0.60%,HPLC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峰,除S6(剑川马凳)、S8(南涧乐秋)滇重楼(多茎)外相似度均大于0.900,与滇重楼根茎对比分析显示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在0.43%~8.11%,差异较大,HPLC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较低。(2)液质联用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鉴定出Saponin TH,Dichotomin,Parisverticoside D,Pseudoproto-dioscin、Unknown,Pseudoproto-pb,Isomer of Pseudoproto-dioscin,Pariyunnanoside C,Pariyunnanoside E,PolyphyllinⅦ,Paris D,T-c、Polyphyllin H,PolyphyllinⅥ,Pb,Double bond-Pb,PolyphyllinⅡ,Reclinatoside,Dioscin,PolyphyllinⅠ,PolyphyllinⅤ,Prosapogenin A of dioscin共22个主要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根据PCA模型,滇重楼(多茎)根茎中主成分可以聚为两类,在12.83 min(375.000 m/z)、17.84 min(375.000 m/z)、19.51 min(375.000 m/z)、21.18 min(375.000 m/z)几个时间点的主要差异峰最大;根据PCA模型,除S9(巍山龙街)外,滇重楼(多茎)叶中主成分聚为一类,在6.6-6.7 min(365.5000 m/z)时间范围内的主要差异峰最大。(3)建立RT-PCR测定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SQS、CAS、SE1、SE2甾体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方法,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重楼皂苷Ⅷ含量与CAS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重楼皂苷Ⅱ含量与SQS、SE1、SE2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SQS、CAS、SE1、SE2基因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种类无显著影响。结论:(1)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是《中药典》质量控制标准的2倍多,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与滇重楼根茎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较高,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HPLC指纹谱图相似度较低。(2)从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共鉴定22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根茎中主成分差异可以聚为二类,而叶中主成分主要聚为一类,表明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中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叶中主成分差异较小。(3)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重楼皂苷Ⅷ含量与CAS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重楼皂苷Ⅱ含量与SQS、SE1、SE2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SQS、CAS、SE1、SE2基因对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种类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