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多茎)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及其合成关键酶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滇重楼(多茎)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明确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和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差异,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HPLC、UPLC-Q-TOF-MS技术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和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采用RT-PCR技术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甾体皂苷合成代谢途径中SQS、SE、CAS甾体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进行研究,并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与SQS、SE、CAS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含量的方法,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含量及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在1.24%~6.24%,显著高于《中国药典》重楼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0.60%,HPLC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峰,除S6(剑川马凳)、S8(南涧乐秋)滇重楼(多茎)外相似度均大于0.900,与滇重楼根茎对比分析显示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在0.43%~8.11%,差异较大,HPLC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较低。(2)液质联用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鉴定出Saponin TH,Dichotomin,Parisverticoside D,Pseudoproto-dioscin、Unknown,Pseudoproto-pb,Isomer of Pseudoproto-dioscin,Pariyunnanoside C,Pariyunnanoside E,PolyphyllinⅦ,Paris D,T-c、Polyphyllin H,PolyphyllinⅥ,Pb,Double bond-Pb,PolyphyllinⅡ,Reclinatoside,Dioscin,PolyphyllinⅠ,PolyphyllinⅤ,Prosapogenin A of dioscin共22个主要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根据PCA模型,滇重楼(多茎)根茎中主成分可以聚为两类,在12.83 min(375.000 m/z)、17.84 min(375.000 m/z)、19.51 min(375.000 m/z)、21.18 min(375.000 m/z)几个时间点的主要差异峰最大;根据PCA模型,除S9(巍山龙街)外,滇重楼(多茎)叶中主成分聚为一类,在6.6-6.7 min(365.5000 m/z)时间范围内的主要差异峰最大。(3)建立RT-PCR测定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SQS、CAS、SE1、SE2甾体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方法,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重楼皂苷Ⅷ含量与CAS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重楼皂苷Ⅱ含量与SQS、SE1、SE2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SQS、CAS、SE1、SE2基因对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种类无显著影响。结论:(1)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重楼皂苷Ⅶ、H、Ⅵ、Ⅱ、Ⅲ、Ⅰ、Ⅴ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是《中药典》质量控制标准的2倍多,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Ⅷ总含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与滇重楼根茎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较高,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HPLC指纹谱图相似度较低。(2)从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叶中共鉴定22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根茎中主成分差异可以聚为二类,而叶中主成分主要聚为一类,表明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根茎中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叶中主成分差异较小。(3)不同产地滇重楼(多茎)叶中重楼皂苷Ⅷ含量与CAS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重楼皂苷Ⅱ含量与SQS、SE1、SE2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SQS、CAS、SE1、SE2基因对叶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种类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王先谦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兼诗人,其一生著述颇丰,在经、史、子、集各领域都有所成就。主要作品有《虚受堂诗存》《虚受堂文集》《虚受堂信札》《王先谦自定年谱》等。王先谦生活在内忧外患的近代社会,作品内容涵括了一生的所见所感所思,其诗歌从总体上反映了近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状况,是他一生境遇与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变迁和近代转型时期的湖南乃至中国社会整体状况
本论文以无核白葡萄为原料,采用全液态发酵法对葡萄果醋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发酵后果醋的澄清工艺进行了研究,为加工高品质的葡萄果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技术
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高压直流输电(HVDC)线路与埋地管道大规模建设,由于二者路由选择的相似性导致局部管道不可避免地进入高压直流干扰影响区。数千安的电流流入大地
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风味酯,虽然这些风味酯的含量极少,但却对酒品至关重要。酿酒酵母通过发酵得到的发酵饮品中含有的风味酯归为两大类:乙酸酯、乙基酯。其中乙基酯(C6-C10)含量虽少,但在给予发酵饮品酒香气方面必不可少,由于乙基酯合成量少且代谢机制复杂,相关研究并不多。本实验为了提高乙基酯含量,专门针对其中脂肪酸合成中的限速步骤: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专一响应丙二酸
目的以云南省大理州农科院培育的五种凤豆系列蚕豆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在三个可食用阶段的种皮和子叶中的酚类化合物组成及其抗氧化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以期为根据不同需求合理收获蚕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合理综合的利用蚕豆开发营养保健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TP、TF和CT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酚类化合物提取物的单体组成及含量;采用体外DPPH和ABT
目的:研究中国药典3种法定基原黄精植物多糖及醇提物指纹图谱的差异;并对滇黄精传统“九蒸九制”及不同炮制方法中各成分的转化进行研究;同时,以3种基原黄精为原料,对多糖的提取、纯化、不同的化学修饰方法、结构分析、抗氧化、降血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及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研究黄精属及其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为黄精药材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水提醇沉法从水中提取黄精多糖,利用三氟乙酸(T
恐怖主义问题由来已久,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大肆蔓延发展,21世纪初9-11事件发生后开始引起各界关注。据全球恐怖袭击数据库(GTD)统计,从2001年到2017年,全球共发生109673起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袭击数量1907次,2017年为10900次,仅仅16年,袭击数量增长了近6倍,造成大规模死亡的袭击事件频率逐年上升,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未遂的袭击。恐怖主义已成为一个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高度关
高超音速飞机的电子设备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热环境挑战,而电子设备对工作的热环境温度极其敏感,稳定电子设备的热环境在其适用范围内对保证设备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热电制冷技术具有体积小、运行高效稳定的优势,航天技术、军事、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热电制冷技术应用在机载电子设备机箱中,可以快速地将机箱内部温度降低至设备舱温度以下,使机箱内电子设备的热环境更适宜其稳定工作。本文利用热电效应的基本理论,建立
通过对野生牡丹文献资料分析和部分分布地的考察,初步认为导致野生牡丹濒危因素有:(1)分布地区狭窄;(2)扩散能力差;(3)人类活动对原生境的破坏和对其过度采挖。针对以上因素,提出
板翅式换热器是天然气液化领域中的重要换热设备,流量分配不均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是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如何改善换热器内部的流量分配特性,进而提高整体换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