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PP T课件中各种模态以及模态整合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多模态性是PPT课件的主要特点之一。PP T课件使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模态符号资源共同构建意义,因此对 PPT课件中的多模态符号资源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和体裁理论为基础,以张德禄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作为指导,探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多模态PPT课件的意义构建。本文以30份“外教社杯”获奖作品为语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获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PPT课件的体裁结构特点,具体研究体裁结构中各个模块的模态符号资源整合及其在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组篇意义等意义构建中的应用特点,分析其优势与不足,进而探讨模态整合中不同模态符号资源之间的主要关系。 根据分析,笔者发现获奖PPT课件从体裁结构上可分为导入活动、课文学习以及课后任务三大体裁模块,具体体现为标题呈现--教学安排--课前导入--文章结构和大意分析--语言学习--课后总结评价--课后任务布置--结束画面等八个环节。获奖PPT课件主要通过文字模态、图文整合、音频视频与文字的模态整合等来实现各个体裁模块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获奖PPT课件中选择的模态整合主要体现了互补关系中的突出、扩充、协调以及非互补关系中的抽象与具体等。大部分模态整合能更好地构建意义,但也有一些模态资源及其整合不仅没能更好地服务于意义的构建,反而体现了其不足之处。 笔者希望本研究可以给大学一线英语教师在制作PPT课件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引导性,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可以根据PPT多模态体裁结构,充分发挥各种模态和模态整合的作用,更好地制作和使用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