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的机制创新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是使所有公民更加平等的一种价值信念、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发展途径,是指学生不因性别、家族背景、阶层、民族、宗教信仰等天赋差异而获得公平的进入“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一流大学”的机会。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主要体现在指标分配公平、资源配置公平和招生选拔公平三个维度,具有相对性、丰富性、差异性和补偿性的特点。从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的角度出发,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是打破阶层固化的现实要求,在促进雇主理性选择和帮助弱势族群考生公平地向上流动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促进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不仅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风向标,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器。  全球性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而产生。高等教育普及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上大学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在另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导致就业门槛不断升高,大学文凭的信号功能不断减弱,社会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名牌大学、世界顶尖大学文凭,由此导致名校入学竞争加剧。美国通过政策调整、入学方式改革、弱势补偿等措施促进顶尖大学入学公平,英国通过优质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法制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进入古典大学的机会,法国通过优化招生录取政策、加强立法保障、增加弱势流动等方法增加大学校的入学机会公平。发达国家的各种努力,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水平。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取得长足进展,重点大学招生指标分配的公平程度不断增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不断提升,一流高校招生选拔的公平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仍然面临着教育供给机制障碍、资源配置机制障碍、招生录取机制障碍。破解优质高等教育入学公平的机制性障碍,需要实现三大机制创新:一是创新高等教育供给机制,通过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加速地方高校转型的步伐和加大对外开放合作的力度来提高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创新教育资源配置机制,通过调整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建立教育长效扶贫机制和优化高等院校布局结构使优质高等教育分布更加均衡;三是创新高校招生录取机制,通过建立按比分配、适度倾斜、分类入学、多元录取、全民监督、阳光招生的入学机制,促进优质大学招生公平。
其他文献
有些在党政机关工作的通讯员,经常根据统计或上报的材料,写成稿件。这样做如果对具体事实不加以核实,就难免出纰漏。去年,我在临海镇人民政府上报的“先进典型”材料上看到,
本着“治贫先治愚”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正逐步加强实施农民培训和农民资格认证
从微型浮游生物和小型浮游生物中选取两个代表藻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进行培养和测量,并获得生物—光学数据,分析了两者后
《文汇报》总编辑马达说:我们报纸面临着许多矛盾。比如信息单一、渠道狭窄与群众要求多方面信息的矛盾;传统的办报经验与信息时代所要求的办报方式的矛盾等。要解决报纸不
最近,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重申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要求全党,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作
本文首先提出包装设计的成功应注重对品牌识别符号元素的巧妙应用的观点。接着剖析了在“战痘精灵”包装设计中品牌识别符号中5种符号的巧妙使用。指出只有应用好品牌识别符
目前报刊上流行着一个时髦的词儿,叫做“透明度”。诸如“提高政治决策透明度”、“选拔干部加强透明度”、“经营收支要讲透明度”等等。不知道“透明度”这词儿的发明权属
沈尹默是我国上世纪享有盛誉的诗人、书法家,尤以行书领袖当时书坛。郭绍虞便称其作书:“运硬毫无棱角,用细毫有筋骨,得心应手,刚柔咸宜。用笔粗处不蠹,细处不弱,骨肉停匀,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无锡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开办仅半年的《街头掠影》是最受观众欢迎的栏目之一,它通过摄像机镜头,从观众所见到、甚至熟知的事实中觅出新闻,内容取材于街头所见。栏目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