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arrative Art of The Stone Diaries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2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罗尔·希尔兹是当代加拿大极负盛名的作家之一。曾发表过三本诗集、四部短篇小说及十部长篇小说。其中《斯通家史札记》曾于1993年至1995年的两年里先后荣获加拿大全国书评界奖,加拿大总督奖及美国普利策文学奖,是希尔兹的代表作品,标志着她的创作高峰。希尔兹的作品涉及妇女的身份的实现,男女的关系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目前有关希尔兹的研究中,批评者多围绕她作为女性作家来刻画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展开讨论,由此产生了相似的评论。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希尔兹作为一位平凡生活的记录大师以及因此产生的社会意义,但关于希尔兹如何在平凡中蕴涵非凡的创作和运用的研究则有不足之处,尤其在叙事艺术和技巧方面。本文认为,如果把视线更多的关注在叙事技巧的研究上,可以从广阔的视角揭示其文学的内涵与本质。《斯通家史札记》是使希尔兹作为加拿大作家享誉世界文坛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力图剖析《斯通家史札记》的叙事艺术,从而更好的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  本文首先分析《斯通家史札记》独特的叙事结构。一方面,通过纪实性叙事包括自传,传记,信件及照片的运用,反映女主人公生活和经历来营造真实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之相矛盾的虚构的叙事形式,包括想象和外部叙述等方式削弱其真实性。由此,通过模糊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表现普通生活的矛盾与不确定。  任何叙事作品都离不开时间。叙事作品的时间分为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二者的关系产生了时序,时距,时频问题。作者力图解析《斯通家史札记》中复杂的叙事时间:希尔兹在看似线型叙事的文本中,打破时间的连续性,不断插入闪回与闪前;不同的时距,放慢与加快节奏;以及多样的时频。复杂的叙述时间显示出黛西简单生活中的矛盾与多变。  除了从叙事时间探讨小说的叙事艺术,本文还从叙事聚焦方面解析《斯通家史札记》中运用的多视角聚焦方式:零聚焦,外聚焦和内聚焦。三种聚焦方式的穿插运用,使文本富于变化。本文试图证明不同的聚焦方式对黛西人生故事的诠释提供了多重视角,使读者对主人公黛西有了全方位的理解和解读。本论文以经典叙事学理论为指导,从实验性的叙事结构,复杂的叙事时间及多变的聚焦方式等方面系统分析《斯通家史札记》的叙事艺术,揭示小说中普通人生故事背后的不平凡及希尔兹笔下的平凡生活中蕴含的复杂与矛盾。
其他文献
作为常见的语言现象,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自从《话语标记语》出版以来,这一语言现象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回顾该研究领域,发现最具代表性的研
分别测试了纯锡镀层经钝化及金属保护剂处理后的孔隙率、防变色能力、可焊、回流焊性能及抑制锡须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纯锡层采用钝化和金属保护剂处理均能有效降低镀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转换,还包括文化传递,是连接反映不同文化的语言桥梁。旅游文本的翻译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要做好旅游文本的英译,首先要了解两种文本写作上的差异,这样译者才能
汉语新词的不断涌现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作者选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4》公布的2013年度的334条汉语新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词的分类及其形成特点,并基于概念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