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蛋白配体结合构象是基于结构药物设计所需的关键信息,可通过晶体结构解析、核磁共振、分子对接等实验和理论手段获得。但晶体结构等实验手段往往意味着昂贵的费用和极低的成功率,而利用现代分子模拟技术预测蛋白配体结合模式是对实验手段的重要补充。其中分子对接是最常用的一种理论方法,可以快速预测药物在蛋白结合位点中的结合模式。但是现有的分子对接方法预测蛋白配体结合模式精度有限,错误率可达50%左右,这其中结合模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配体结合构象是基于结构药物设计所需的关键信息,可通过晶体结构解析、核磁共振、分子对接等实验和理论手段获得。但晶体结构等实验手段往往意味着昂贵的费用和极低的成功率,而利用现代分子模拟技术预测蛋白配体结合模式是对实验手段的重要补充。其中分子对接是最常用的一种理论方法,可以快速预测药物在蛋白结合位点中的结合模式。但是现有的分子对接方法预测蛋白配体结合模式精度有限,错误率可达50%左右,这其中结合模式采样的不完备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可用于共价药物的分子对接工具极为有限且结果不甚理想。近年来共价药物因其与靶标形成共价键具有高效性和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共价药物在药物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可靠的计算机辅助共价药物设计方法的需求与日俱增,与现有方法的不足形成了鲜明对比。理论预测蛋白配体结合构象主要依靠蛋白配体的空间匹配和能量匹配,分别对应分子对接算法中的构象搜索方法和打分函数。分子对接的误差,尤其是在共价药物上令人失望的表现,有相当程度是因为计算中根本没有搜索到“正确的构象”,无从谈起如何将“正确的构象”排到前列。本文运用广义模拟退火算法(GSA)对共价与非共价蛋白配体结合模式进行高效搜索,构建丰富多样的结合构象空间,并通过在不同的测试集上进行了大规模测试以系统考察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普适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针对GSA方法共价结合模式采样能力,本文在含405个蛋白配体复合物的COVDOX测试集上进行了大规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GSA方法采样成功率可达86%(总构象采样集合包含至少一个好构象的概率),并且其表现基本不随共价子弹头和残基变化而变化,表明GSA方法进行构象搜索是可行的并且有较好的普适性。经与基于量子化学的蛋白配体结合模式计算方法DOX联合测试,进一步发现GSA所得构象集经半经验量子化学PM7优化筛选后得到的前十个构象至少包含一个好构象的概率高达91%;再经过高精度XO计算TOP POSE预测成功率为80%。已有的文献报道,目前主流共价软件在不同测试集上表现有较大波动,成功率均不到60%。而GSA方法在各类抑制剂上的表现都远远优于现有的共价对接工具,充分说明本文所用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其次针对GSA方法非共价结合模式采样能力,本文利用CASF2016测试集进行了系统性测试。该测试集包含57个不同的蛋白靶标,共285个抑制剂分子。该测试集不仅有着多样的药效团和丰富的抑制剂结构并且数据量庞大,测试结果可靠。测试结果表明GSA方法采样成功率可达88%,如果与Surflex分子对接联用,相互弥补,总采样成功率更高达98%。综上所述,GSA方法用于构建共价与非共价的结合采样空间都有较好的表现,完备的采样空间是分子对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预测准确的结合构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与高精度结合能评价方法联用将会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预测蛋白配体结合构象新方法。
其他文献
完整的土柱是生态系统高度动态的组成部分。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变化过程具有明显的深度依赖性,碳在地面上累积和损失与地面下的变化是在不同时间轨迹上进行的。但是许多研究没有考虑土壤属性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变异,尤其在青藏高原,在这种高寒山区采集土壤样本并将其运输到实验室难度较大且费用昂贵。利用SOC与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波段之间的特定关系建立光谱预测模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由单一政府供给转向社会、市场多元主体共同供给。医疗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中与人民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除了基础的看病买药外,对健康、调理、养生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医疗服务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对其展开的均等化、可达性等议题受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政策导向。作为北京城市开发建设领域的排头兵,首开集团早在2015年就提出做“城市复兴官”的战略转型,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实践,以“复其所有、兴其所无”为工作思路,按照“保护是核心、更新是手段、复兴是目的”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全类
基于文章[1]的模型,并考虑体内M1巨噬细胞和M2巨噬细胞的激活会有一定的时间延迟,我们建立了一个关于肿瘤细胞、M1巨噬细胞和M2巨噬细胞的三维两时滞微分方程模型.我们发现此系统总是存在两个边界平衡点(分别为无肿瘤平衡点,肿瘤占优平衡点)以及至多一个正平衡点,接着我们证明无肿瘤平衡点总是不稳定的,肿瘤占优平衡点在某些条件下是局部渐近稳定的,而正平衡点的稳定性依赖于时滞的大小,随着时滞的增加,我们证
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重要的基础物质和资源。为了研究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耕地表层土壤中潜在毒性元素的现状、土壤潜在毒性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在2019年采集了 975个表层土壤(0~5 cm)样点,测定其中镉(Cd)、汞(Hg)、砷(As)、铅(Pb)和铬(Cr)5种潜在毒性元素的含量(单位为mg.kg-1),并对样点土壤的潜在毒性元素含量统计值在ArcGIS 10
油菜(Brassica napus)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重要经济油料作物,为我国植物油脂生产提供原料。植物油脂不仅是食用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物柴油的原料。植物油脂产量提高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的现状,更能直接解决我国食用油脂依赖进口来源的问题。植物油脂主要是以三酰甘油(TAGs)形式贮存在种子中,三酰甘油的形成需要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yl-CoA-bindingproteins,A
民以食为天,我国的粮食产量取决于我国耕地的数量以及质量。为了全面了解耕地质量的情况以及保护耕地,就需要对耕地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价,并且基于障碍因素进行分区,为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丹江口市2018年的耕地质量情况进行研究,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结合模糊数学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丹江口市的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影响耕地质量的障碍因
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在水稻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克氏原螯虾,是将水产养殖产业与农业种植产业有机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目前,我国稻虾共作模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和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且以湖北省潜江市为典范。稻虾共作模式利用稻田环境的光热水及生物资源进行稻虾种养,其可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促进稻田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成熟和稻虾共作技术的不
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质量的高低与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土壤肥力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土壤有机质多少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有机质含量高低与空间分布对指导农业生产,土壤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土壤有机质制图研究正是基于此种需求发展起来的。数字土壤制图是当下最为高效、科学的制图方法,利用与土壤发生发育过程相关的环境因子如地形、海拔、气候等作为辅助变量来提高对土壤有机质预测分布制图的精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APP)是引发猪胸膜肺炎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APP的18种血清型之间毒力各不相同,对其致病机理和影响致病性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因此研究APP的毒力因子有利于对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控。高温热激需求蛋白(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A,Htr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丝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