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从一般系统论来看,高职专业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平衡态的开放的系统,从构成要素上看,高职专业建设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条件、专业教学管理等核心要素。根据职业性原则,高职专业建设与职业具有一致性,一是专业划分的基础与相关职业在职业资格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相关职业在职业功能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三是专业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相关职业在劳动过程、工作环境和活动空间(职业情境)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四是专业的社会认同与相关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及其社会价值判断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论文借鉴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根据专业的系统性和职业性特征,以自动化技术类专业为研究和实践载体,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中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的不足与差距等,提出“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包括四个一体化及支撑体系,即“核心技术课程设置一体化”、“核心技术教学环境一体化”、“核心技术职业资格一体化”和“核心技术顶岗实习一体化”,是从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课程结构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设计、研讨和实践而形成的理念;构建“四层两段一贯穿”课程结构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核心技术与课程设置一体化。以课程模块作为沟通“双证”的纽带,实现学历教育体系与职业资格培训体系的衔接,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实现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的融通。论述“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的支撑条件,包括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基于“核心技术一体化”的技能大赛赛项和教学资源开发,服务产业升级与社会需求,面向教学改革实际,聚焦综合实训教学,融入行业企业标准,采纳国际通用技术,着眼大赛教学资源转化,引领了全国高职机电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支撑了教学改革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术一体化”的专业建设理念,研究总结了一套从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产学合作途径、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双证”课程、教学环境(实训基地)、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赛项设计及资源开发、国际化专业标准制订等各方面的有效方法,是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中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从“宏观”深入到“中观”和“微观”的一种有效方法,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