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图像集合分类的黎曼流形判别学习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3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作为人类的主要的感知机能之一,对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计算机视觉的任务就是为计算机赋予接近甚至超过人类视觉的感知能力。图像作为计算机视觉任务的主要输入,与其它数据形式(如文本,语音等)相比蕴含了更多的信息。  另一方面尽管图像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但是如何运用这些信息,以及图像本身的一些问题(如视角变化大、光照变化剧烈、分辨率低等)也给视觉任务带来不小的挑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以集合的形式出现:视频监控数据、用户上传视频、主题相册、物体的多视角数据以及动作描述视频等在近年来都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图像集合分类问题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针对集合中的数据呈现出的量大但质未必优的特点,图像集合分类问题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利用数据量大的特点以克服质低的问题。经过10多年的发展,根据图像集合表示方式的不同,图像集合分类相关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下的一些类别:1、子空间以及流形建模的方法;2、仿射包建模的方法;3、统计建模的方法;4、深度学习的方法;5、其它(稀疏编码,协同表示等)。  在众多方法中,统计建模的方法以其优越表现逐渐成为研究该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以黎曼流形为工具对统计建模图像集合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包含:1)研究了矩阵函数与流形上的优化理论与方法,在对流形、矩阵函数等概念介绍的基础上,对矩阵流形上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学位论文课题中的实例对矩阵流形优化进行介绍,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并复现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解决类似优化问题提供借鉴。2)提出了黎曼流形上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通过借助切空间构建子流形的方式将欧氏空间中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扩展到黎曼流形;并考虑到黎曼流形与欧氏空间的几何结构差异以及图像集合数据稀疏的问题,进一步设计了借助多切空间构建子流形的方法,采用逐步回归的策略整合多个切空间中的结果;本文以非奇异协方差矩阵即对称正定矩阵(Symmetric Positive Definite,SPD)黎曼流形为实例,在集合数据分类问题上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与当前最优方法可比甚至更好的结果。3)提出了低秩对称半正定矩阵(Low-Rank symmetric Positive Semi-Defmite,PSD)建模图像集合的方法,解决样本协方差矩阵建模图像集合时由于数据稀疏带来的矩阵奇异(不满秩)、由于噪声带来的矩阵估计不准、以及对称正定矩阵表示时空开销大等问题;并采用图嵌入(Graph Embedding)的方法将判别信息内嵌到的低秩对称半正定矩阵表示中,最后在核判别分析(Kernel Discriminant Analysis,KDA)的框架下研究了该表示下的判别学习问题,并验证了低秩对称半正定矩阵表示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位
海船目标检测是当前海洋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检测技术在准确率、有效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基于卫星多光谱遥感影像,利用小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请求/应答”式的服务通信方式存在严重的束缚,其表现为消息通信双方紧密耦合,降低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作为一种低耦合的、异步的、多对多的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新媒体形式,新闻客户端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与传统的网页新闻相比,新闻客户端具有更高的聚合性和实时性,可定制性更强。随着用户量不断增加,吸引了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给关系型数据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高效存储和低延迟查询的要求,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显得力不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IT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传统行业,并在生产实践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IT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IT从业人员的需求。与此同时,在线
随着移动智能网的发展成熟,网络中业务系统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给移动智能网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维护质量、降低维护成本和维护风险,本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媒体类型越来越丰富,其内容也越来越多。在信息爆炸时代,从庞大的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就显得尤为迫切。面向指定媒体类型的金融信息推荐系
由于数据量的迅速膨胀及性能需求的日益提高,缓存在存储系统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缓存的容量在逐渐变大。然而“大数据”时代不仅仅是数据量的膨胀,数据的访问模式也发生了很大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应急通信技术的深入关注,相关的应急预案以及行业标准已经逐渐制定成型。隶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中国通信标准协会基于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