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信息是财务报告信息的重要方面,是投资者、财务分析师等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评价公司业绩、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依据。在资本市场上,对于盈余数量增长的过分追求往往引发盈余操纵行为,上市公司利用扭曲的会计信息向外界传达出“利好消息”的假象,实际上造成了内在盈余质量的下降,并引发了市场资源配置错位、投资者蒙受损失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科龙电器”、“瑞金矿业”、“万福生科”等一系列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事件反映出了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盈余质量低下的事实,如何抑制恶意盈余操纵,提高盈余质量,成为学术界和管理当局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往关于盈余质量的研究多关注于公司财务特征、内部治理以及管理者人口背景等方面,很少有学者从企业家风险偏好角度研究盈余质量的。本文认为,企业家的风险偏好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企业家对风险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作用于公司整体的战略选择以及管理决策当中,会影响到公司盈余的形成和报告过程,从而影响盈余质量。基于此,本文以企业家风险偏好为研究视角,利用2012年的10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在2011~2013年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家风险偏好与盈余质量的两个维度——应计质量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1)企业家风险偏好与应计质量负相关,企业家风险偏好越高,越有可能对应计项目进行盈余操纵,应计质量越低,且这种关系对于正向盈余操纵显著; (2)国有控制公司的应计质量较差,但不具有显著性,然而国有控制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显著低于非国有控制公司; (3)产权性质对于企业家风险偏好与应计质量、盈余持续性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企业家特质的培养、不同产权性质下的公司改革和发展问题提供了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