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方案的制定及其个体化实施效果评价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jiea87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Ⅰ型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Ⅰ,GSD Ⅰ)是遗传缺陷致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系统异常,而出现的糖代谢障碍疾病,是糖原累积症最常见的一种分型。由于葡萄糖-6-磷酸酶系统的缺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途径均受阻,使得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成为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血糖的唯一来源,饮食治疗作为基本治疗措施之一,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目前最新临床指南和多个综述中均提及需重视饮食管理,但关于如何指导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及家长进行饮食管理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临床实践方案。因此,本研究旨在循证的基础上,制定《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方案》,并个体化实施此方案以初步评价其应用效果,帮助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调整饮食结构、科学合理饮食,以利于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的生长发育、代谢控制及远期并发症的预防。目的:1.在循证的基础上,总结现有的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现状和专家意见,制定《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方案》;2.在临床中个体化实施此方案,以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1.制定饮食管理方案系统地检索国内外有关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及指导的相关文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和质量评价,初步制定《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方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选择儿科医学专家、儿科护理专家,临床营养学专家共10~15人,结合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初始方案中的条目进行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修改,直至专家意见相对统一,停止函询,最终形成《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方案》终稿。2.个体化实施方案并评价效果此部分为临床个案研究,自身前后对照,纳入饮食控制不佳的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及其父母。干预方法遵照所形成的《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方案》进行饮食管理,比较饮食干预前后患儿的代谢控制指标(血糖、血脂、血乳酸、血尿酸)、主要脏器功能的检查指标(肝脏、肾脏)、生长发育情况(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1.形成饮食管理方案文献分析部分经筛选最终纳入11篇文献,得到了关于组织管理、饮食评估、饮食计划、食物的选择、监测和预防低血糖五个方面共21条相关证据,以此为依据构建了饮食管理方案的框架。德尔菲函询专家整体权威系数为0.92,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各条目变异系数均值均<0.25;Kendall’s W分别为0.222、0.139,显著性检验P<0.01。结合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饮食管理方案终稿。最终方案包括就诊期间和居家期间两个部分:就诊期间饮食管理内容包括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完善饮食管理评估、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和强化饮食健康教育;居家期间饮食管理内容包括提高患儿及家长饮食治疗的依从性、重视血糖监测和适时饮食调整。2.饮食管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共纳入4名患儿,自身前后比较结果如下:(1)个案1:患儿男,4岁10月,饮食管理期间血糖维持在3.6~6.4mmol/L之间,低血糖发生频次减少;饮食干预11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血脂、尿酸、乳酸、肝酶)降至正常,尤其甘油三酯由11..33mmol/L降至2.62mmol/L,降低了胰腺炎的风险,主要脏器功能的检查指标无明显进展;生长发育方面,身高增长12 cm,体重减轻0.6kg,BMI减少5.1kg/m2,在保证患儿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改善了患儿肥胖的营养状态。(2)个案2:患儿男,8岁2月,饮食管理期间血糖维持在3.8~6.3mmol/L之间,低血糖发生频次减少;饮食干预6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血脂、尿酸、乳酸、肝酶)均得到改善,尤其尿酸由433.9mmol/L明显下降至320.7mmol/L,主要脏器功能的检查指标无明显进展;生长发育指标,身高增长3cm,体重减轻0.2kg,BMI减少1.2kg/m2,在保证患儿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改善了患儿肥胖的营养状态。(3)个案3:患儿女,14岁10月,饮食管理期间血糖波动较前明显稳定,餐后血糖由原来高达10mmol/L降至7mmol/L;饮食干预7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血脂、乳酸、肝酶)均较前明显下降,总胆固醇和肝酶降至正常范围,主要脏器功能的检查指标无明显进展;且患儿身高为160cm(+3cm),追赶至第50百分位。(4)个案4:患儿女,18岁,饮食管理期间血糖波动较前明显稳定,餐后血糖由原来高达15mmol/L降至10mmol/L;饮食干预6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血脂、乳酸、肝酶)均较前明显下降,尤其总胆固醇由9.76mmol/L降至5.88mmol/L,甘油三酯由21.42mmol/L降至9.1mmol/L,降低了胰腺炎的风险,主要脏器功能的检查指标无明显进展;且患儿BMI 19.9kg/m2(+2.1kg/m2),改善了患儿轻度消瘦的营养状态。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饮食管理方案》包括就诊期间和居家期间两个部分。就诊期间饮食管理内容包括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完善饮食管理评估、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和强化饮食健康教育;居家期间饮食管理内容包括提高患儿及家长饮食治疗的依从性、重视血糖监测和适时饮食调整。该方案具体、规范、可操作性强。2.个体化实施方案后,4名患儿血糖控制情况、主要代谢指标、主要脏器功能指标以及生长发育情况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说明该饮食管理方案能够有效帮助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更好地维持血糖稳定、改善其代谢控制及生长发育状况,以及预防各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实施。
其他文献
[作品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进士出身,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但其仕途坎坷,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晚年因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今海南省),后病逝于常州。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期刊
【案例背景】我校拥有智慧教室、录播教室、教学资源平台等,方便教师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石钟山记》是大文豪苏轼写的一篇考察性质的游记,文字浅显易懂,语言障碍不多。题材贴近学生生活,结构严谨,脉络清晰,首尾呼应,中心突出,这些特点为教师进行古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近年来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加,供应链管理从全局出发作出有利于整体的决策,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生产和运输协调调度问题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将企业的生产制造活动和运输活动纳入统一的调度决策体系中,同时进行生产调度和运输调度的安排。分布式多工厂和多车辆运输调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但为了降低复杂性很多研究都对该问题进行了简化。本文将研究分布式多工厂生产和多车辆运输调度问题,
双端面磨削加工是一种高效率的平面磨削加工方式,常见于有较高平面度,平行度要求的精密零件的制造中。针对双端面磨削粉末冶金不锈钢等强塑性的材料时,加工后平面几何精度不稳定这一现象,本文重点对双端面磨削粉末冶金不锈钢工件这一加工形式热特性开展研究。磨削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会被磨屑带走,而在双端面磨削粉末冶金不锈钢的加工过程中,由于粉末冶金不锈钢塑性较强,平面磨削的接触方式使磨屑不能及时排出,这将导致磨削区
背景:根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万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出生。外科手术治疗是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治疗手段。据调查显示,手术前有半数以上的儿童经历了焦虑,其中有40至60%接受麻醉和手术的幼儿受到术前严重焦虑的影响。1至5岁手术儿童最容易产生术前焦虑。治疗性游戏是儿童医疗游戏辅导服务的内容之一,可以提高患儿对压力环境的适应能力,缓解焦虑状态。此外,在发达国家中儿童医疗游戏辅导服务水平还是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重
目的:绝大部分中耳疾病与颞骨通气障碍相关,若颞骨的通气障碍得不到纠正,治疗效果往往无法令人满意。影响颞骨通气的因素众多,除咽鼓管的功能外,乳突的缓冲作用、中耳黏膜的气体交换作用等均能影响颞骨的通气。但基于人体的颞骨通气实验难以直接进行,目前缺乏将颞骨作为整体进行的通气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将颞骨作为一个整体,建立包括岩骨的颞骨通气引流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增加对颞骨通气障碍相关疾病致病机制的理解,以期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类临床表现多样且症状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器官炎症浸润并导致永久性损害。骨坏死是SLE常见的并发症,其特征是骨细胞凋亡和坏死增加,引发患者肢体疼痛、活动障碍,最终导致残疾。目前,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坏死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中国人群队列,旨在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坏死的发病率以及相关危险
背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内科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尚未引起医学界足够重视,其中自身免疫病患者发生VTE风险显著增加,但缺乏适用于该人群的VTE风险评估工具。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明确自身免疫病患者并发VTE的风险因素,编制自身免疫病患者并发VTE的风险评估工具,并确定风险评估工具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风险评分界值。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总结自身免疫病患者
背景:随迁老人是指跟随子女来到异地生活的老年人。由于居住地的改变,随迁老人面临着包括家庭关系重构、流动地的文化冲击、新环境的融入等挑战,并可能由此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随迁老人具有“流动”和“老龄”双重属性。关注随迁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既是积极应对健康老龄化的要求,也是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体现。护士作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成员之一,有必要关注随迁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目的:描述随迁老人的社
第一部分超声及超声造影在导管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研究乳腺导管病变的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点,探索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可疑乳腺导管病变患者82例(8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具有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手术或穿刺前行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常规超声中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及后方回声、